心腦血管意外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也是人們健康的“無聲兇煞”!
盡管生活方式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人與人之見也存在個體差異。同樣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會出現血管病變,而有的人卻能一直保持健康。這個差異和血液中的脂蛋白濃度有很大關系。
簡單的說,脂蛋白是一種由脂質(蛋白質和脂肪分子)構成的生物化學物質。脂蛋白對身體功能非常重要,因為它們負責將不同形式脂肪和蛋白質轉移到身體需要的部位。這種轉移系統是必需的,因為這些類型的脂肪不能溶解于血液。盡管不同類型膽固醇脂蛋白是最知名的類型,但它們也是酶,抗原和其他重要元素的必要組成部分。
高密度脂蛋白也被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通常被認為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可以積聚在動脈血管內形成斑塊,并最終堵塞引起心臟病或中風。相反,高密度脂蛋白是把膽固醇通過系統轉移到肝臟并進行適當代謝。盡管專家還不清楚它的具體機制,但看起來高密度脂蛋白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疾病。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通過增加人體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來預防甚至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人工合成了一種類似于高密度脂蛋白的重組蛋白——ApoM蛋白,具有很高的穩定性。他們發現,注射了重組ApoM蛋白的高血壓小鼠,血壓顯著下降,并且一次注射能夠保證血壓連續6天維持在較低水平。
如果這個重組蛋白投入臨床,我們或許就可以少一分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擔憂。但該蛋白投入市場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因此目前心腦血管疾病還是要以預防為主,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