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如果說是特長,我首先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英語了。其實我真正開始認真學習英語是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有機會認識了一些說英語的朋友,各個國家的都有。其中有一個關系最好的是英國小哥,我和他經常聊天,所以慢慢的對英國這個國家感興趣。說到英語呢,也許是當時練得多了,也就不害怕說英語。不過,當中有一個小插曲,而這個小插曲真正開啟了英語的大門。有次做閱讀理解時,發現了一篇文章還蠻有趣的,就想和小哥分享,他讓我讀給他聽。當時的我在應試方面來說英語成績在班上數一數二,但是發音非常一般。讀的時候自己就覺得不是很好,等我讀完,我問小哥我是不是讀的很爛,小哥也非常耿直的回了一個“it's crap”。不過我也沒生氣,只是不服氣,我覺得自己是可以改正的,于是我就跟他說,總有一天,我的發音會像BBC里的播音一樣好。之后我花了一個暑假,每天把自己悶在房間里兩個小時模仿BBC播音。包括他的斷句,聲調,發音。等到有一天我讀英語給英國小哥聽的時候,小哥非常驚訝,連連說I'm really proud of you.后來每每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別人都以為我在英國住過一段時間。
? ? ? ?牛逼就吹到這里啦。其實我就是想說我之前也并不是口語很好,英語很好。甚至在上小學的時候,英語老師一直都不喜歡我,因為那時候也不聽課,除了ABC幾乎什么也不知道。英語這種東西其實只是一個工具。只是用來交流的,所以只要刻意持續的練習,提升英語能力還是能辦到的。學習英語有幾大關鍵點。
第一,興趣。
初中的我剛剛開竅,對于外面的世界十分向往,碰巧迷上了國外的流行樂,開始看英美劇和歐美電影,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培養了我自己對于英語的興趣。而且在和英國小哥長時間的交流中,我深深迷戀上了british accent!我會說唐頓莊園我看了三次,有時還會妝模作樣的模仿一下lady Mary嗎?模仿英式口音,學起來真是讓人欲罷不能。
第二,訓練。
關于英語的學習,我就不說什么背單詞這些老掉牙的東西了。事實上,我記憶的絕大部分單詞都是在學校學習的。還有很多單詞是平時看英美劇或者和人交流時無意中記下的。我也試著在寒暑假背背單詞啥的,但是說實話,我堅持不下來。而且我也很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背出來了。我說的“背”不是閉著眼睛說一二三點意思,而是運用。我見過的大部分英語不好的人卻只知道背單詞,一說到學習英語就是背單詞。請不要再死背單詞了!回歸本質,英語不能用來表達那還有什么用!當然,英語的確需要記憶,但是不是一個個單詞的背,而是記憶“詞塊”(world cluster)。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和我有相似的感受,每當在寫作文,或者在和人交流等運用英語的場合下,覺得語法什么的跟自己幾乎沒什么關系。這個詞是和at搭配呢?還是和with搭配呢?基礎差一點的,甚至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時就是“詞塊”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說白了,記憶詞塊就是記憶固定搭配。比如當你聽聽力,或者閱讀文章到時候,里面運用到的一些形容詞+名詞,副詞+動詞,還有固定搭配。去年當我備考雅思的時候,接觸到了王陸老師的一些關于聽力練習的方法,其實也和這個相似。只不過王陸老師的方法要求你一邊寫一遍聽,不帶停的。練習地十分酸爽。除了“詞塊”,我還想強調英語聽說讀寫中的聽。聽力絕對是最基礎也最容易提高的。首先,當你和老外交流時,多半不是你不知道怎么說(其實你一個詞一個詞往外蹦,順帶著比劃幾圈,那些外國友人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而是你不知道人家在說什么(聽力差)!其次,聽力是輸入,比口語寫作等輸出要容易多了。所以當然是先打基礎比較好啦。怎么練習聽力呢?對于那些基礎不太好的童鞋,我建議不要糾結是泛聽還是精聽了。最關鍵的是留出整塊時間啊!!別搞什么碎片化學習了,至少在英語這里不適用。一天最少最少留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反復聽。你可以聽一句,停一句,再模仿,看看原文和自己說的怎么樣。多數情況下復述出來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句子,那就多復述幾遍。順便把詞塊標記出來,以后拿出來多記憶。這樣語法積累了,口語和聽力也都照顧到了。模仿一遍之后,再回過頭來聽,聽聽有沒有什么還不清楚的地方。既然我們的目的是把英語用起來,所以口語也要練習,而且是專注的長時間的練習。除了上面我談過的模仿,我建議基礎不好的童鞋先把音標學好,音標的發音弄好了才能把一個單詞給發到位。
第一次正式的分享,歡迎大家來交流哦。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