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智者言,依于博;與拙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過者言,依于銳。
這是《鬼谷子 九權》中的一節,《鬼谷子》一直是譽為智慧禁果,近代大師章太炎就說過,儒家不兼縱橫,則無以取富貴。
意思是哪怕是大儒,如果不懂得縱橫智慧,也難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在古籍中只有老子和鬼谷子有領導人的修養篇章,而《鬼谷子》更是提出了具體方法。
在現代選擇職業,選擇信任很重要,不是說當上了領導就好了,那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日本的基金經理訓練課程中就有看一家公司負責人的學習和成長,來決定是否投資購買該公司的基金股票的學問,日本還專門成立了鬼谷子學院。
所以這是一門很實用的學問,再看上述,憑感覺就知道是說如何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根據不同的人來應對的方法。
這不是什么功利,而是實務,古人就說,不識字苦,不識人頭更苦??慈苏f話,應時而動,不但是修身養性,也是立足社會的基本。
那一段古文說的是:? ? 如果對方是非常有智慧的,那么你要靠淵博的知識去說服他;如果對方很笨拙,那么你就要說得清楚易懂;如果對方很善于辯論,那你就要簡潔明快;如果對方的地位很高貴,那你要從氣勢上壓倒對方;如果對方很富有,那你要用高雅的氣質去打動對方;如果對方很貧窮,那你要通過利益去說服他;如果對方地位很低下,那么你要用謙和的態度贏得對方的尊敬;如果對方很勇敢,你要用果斷去說服他;如果對方犯錯誤了,你要多鼓勵他、多肯定他。 (以上節選自蘭彥嶺的《鬼谷子絕學》)
那么這和納蘭容若又有什么關系呢?納蘭容若富貴雙全,他的出場并沒有顯示他有多耀眼,只是點出在樓上,而且用彩燈映襯著素服,他說話也沒有多么盛氣凌人,更沒有發脾氣,只是朗聲搬出公主,顯得非常懂禮儀。
他話不多,脾氣也不大,卻先聲奪人,氣勢不凡。正是“與貴者言,依于勢,于富者言,依于高”的寫照。
這里作者是反過來操作,以高雅的姿態,寵臣的勢態來顯示其脫俗的氣質,那種富而不驕,貴而好禮的容華氣度就入木三分地被刻畫出來,看似寥寥數筆,卻不知要讀破幾卷書。
桂仲明依照凌未風的指點,與楚昭南暫時打平,這里其實和后來凌未風留下師門武功的注解,交給易蘭珠,易蘭珠就憑著這些參考資料,練得武功突飛猛進,一個人就可以對付楚昭南相呼應。
凌未風確實是人才,做出了不少貢獻,所以在《絕塞傳烽錄》里,天山派為了紀念這位出類拔萃的人物,把收藏拳經劍譜的地方稱作未風閣。
凌未風是被毀容了,相貌不堪,可他做出的貢獻為他贏得身后長遠之名,甚至他的故事,到了現在還有啟發意義,起碼知道什么叫德行,什么才會傳播得很遠。
這對于心里有建功立業的年輕人來說,是有啟迪意義的。
楚昭南一招逼開桂仲明,稟告納蘭公子,他追蹤女賊,可遇到兩個同黨,還請公子幫忙一起追拿。
他說的女賊就是易蘭珠,她和納蘭容若是表兄妹,納蘭容若知道她的,而且也是默許的,不然易蘭珠哪來那么大膽,深夜進入納蘭相府,還敢發出清嘯。
納蘭容若問,誰是她同黨,楚昭南一指桂冒,這時冒浣蓮忽然掩袖遮面,向納蘭容若求救,說楚昭南誣陷她。
之所以她用袖掩面,是因為在五臺山彼此見過,怕被認出來。納蘭容若說,你上來。冒浣蓮大搖大擺上去。
納蘭容若說這是他的兩名家丁,其中怕有誤會,還是退下吧。楚昭南不敢造次,心中暗恨,只有退下。
這么一來其余家丁也退下,只有桂仲明直立立地站著,納蘭容若跟他打招呼,笑道,你武功很好,居然能和楚昭南打成平手,你是誰呀?
他也好奇怎么武功那么好的家丁,他居然不知道。
納蘭容若這樣和聲和氣地跟下人說話,一般來說下人會受寵若驚,可人家十一萬金之子桂仲明底板厚,根本不吃他那一套,繃著臉說,我是看園人。
他這個看園人怕是古今頭一個,比納蘭公子更邁俗流,更不得了。
一天之間納蘭容若在自己家里可以見到兩個不同凡響的看園人,比起妙解詞律的冒浣蓮來,桂仲明的身手更讓他驚奇,納蘭容若不禁走下樓來,拉著他的手,邀請他入樓小坐。
他是很客氣了,哪里知道桂仲明輕輕摔開他的手,有沒有搞錯,小爺的手是未婚妻冒浣蓮拉的,你又算老幾,跑到我未婚妻的軌道里,我很專一的!
而且納蘭容若越是翩翩公子,飄飄若仙,只怕桂仲明看著就越有氣,桂仲明脾氣發起來,誰也不買賬的,初次與凌未風打交道,他一使力發作,連凌未風都忍不住“呦”的一聲,而納蘭容若文質彬彬,他可經得起桂仲明一發力?
看他文弱書生的模樣,只怕桂仲明一發力,他會被震得暈過去,如果真的把納蘭容若傷害了,那么在相府豈不是危險了?要知桂仲明這一下摔,納蘭容若反應如何,可曾闖禍?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