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朋友來公司喝茶,一見面就說:好久不見!
其實,哪有好久,年前臘月27還一起吃飯的,算下來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只是中間過了一個年,經歷了一場疫情,感受了一次隔離,突然放出來,大家都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聊到疫情,聊到生死,聊到了年齡。諸多感慨,諸多茫然。他說:按照泰州的算法,你這個80后也四十歲了,我說四十歲又怎樣呢?年齡只是個數字而已。我不知道四十歲應該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禁忌?內心,我還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活著,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看。其實,惶恐還是有的,真的是人到中年了,不管你的心理年齡是否是十八,中年要面對的問題都會接踵而來,而好多問題是其他年齡段沒有的。
比如,我們要接受身邊親人的漸漸離去,我們要接受孩子的長大和獨立,我們要接受友情的彌散,孤獨的到來。關于孤獨,并不是說其他年齡段沒有,孤獨就只屬于中年,并不是,只是中年人的孤獨一定是最愴然的孤獨,那種放眼望去身邊都是需要你來照顧安撫的人,而你,只有無邊的強大,用孤獨支撐的浮腫的強大。
前段時間看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話說:人到中年,心中懷揣著那個遲早要遇見的人,突然發現是一個童話故事,整個人就松懈下來,就像精心化妝準備赴約的女子,結果剛剛接到通知,約會臨時取消一樣,擦去粉底,脫下華服,解甲歸田,馬放南山,穿上睡衣,昏天黑地的睡到人仰馬翻。
人到中年,對于失望的姿態是平靜,而不是曾經的歇斯底里,人到中年,會變的很懶,在陌生人面前不再矜持,懶得表現自己,不想再交新友,也懶得應付那些點頭之交的情義;沒有你想見的人,吹牛都覺得是個體力活兒;圈子越來越小,沒一起經歷的,就不想鋪墊,一起經歷過的,總不厭其煩的回憶往事。
人到中年,每個節日總會莫名的傷感,雖然越來越注重儀式感,那種神圣感卻逐年減退。總之,人到中年,生命萬般滋味已品嘗多半,盡管已深知活著的苦,但還是一頭扎進苦海認真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