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說,最痛苦的時候是做選擇的時候。因為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通常非常糾結,之所以糾結是因為我們是真的分不清哪個選擇好哪個選擇差,害怕自己選了一條差的路。
選擇的好壞可能直接決定了你能否成功。通常人生路上的重大選擇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一個人人生軌跡也是由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的。因此,選擇決定了命運。
那么什么決定選擇呢?李笑來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價值觀。
他說:價值觀最通俗、最有效的定義無非是: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知道什么好,就知道什么差,知道什么更好,就會知道什么更差,知道什么最好,也能知道什么最差。做選擇無非是比較哪個好哪個差。當你價值觀確定了,選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選擇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做什么樣的事,也是需要你的價值觀來判斷的。
所以價值觀決定命運。
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沒有去競爭比較激烈的IT企業,而是選擇離開北京回家鄉進了省電視臺工作。當時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我認為這里的工作比較穩定,沒有那么大壓力,這份工作還算體面,收入也還算過得去。其實并不是我自己覺得有多好,而是別人覺得還不錯。于是雖然開始有很長時間的實習期、試用期發不上工資我也艱難地挺過來了。幾年過去了,發現很多同學收入都翻了好幾番了,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而我,工資幾乎沒有變化,關鍵是能力沒有提高。由于一直處于閑散的狀態,所有的激情斗志都被消磨殆盡,現在讓我出去工作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于是我只能利用閑暇時間自己學習,未雨綢繆,當危機來的時候希望自己不至于手足無措。
當時的價值觀就是追求穩定,覺得壓力太大不好,不敢接受挑戰。覺得別人都認為好那就是好,活在別人的目光中,不敢特立獨行。看不見行業的大趨勢、發展前景,以為現在好以后都好。
我沒有跳出自己周圍的小世界,去審視一個更大的世界,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整個世界,以前概全。沒有一個長遠規劃,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更不知道做什么是對的。
在價值觀養成的過程中要特別需要堤防的是,以偏概全,看不見一個完整的真實的世界。以為自己想法就是全世界的想法,以為看到的就是整個世界。應該跳出自己思維的限制,去探索發現一個真實的世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別人覺得好的未必真的好,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實踐去判斷什么是真的好,什么是假的好。
相信每個人都有選擇錯誤的時候,選擇錯了也沒有關系,只要不停的打磨自己的價值觀,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你會發現你越來越清晰地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你的未來一定會很偉大。
不要說自己沒有天賦,更不要說自己笨。因為聰明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養的。李笑來老師說,看一個人是否聰明,主要看兩點:
1、看這個人的操作系統中有多少必要、正確、清晰的概念。
2、看這個人的操作系統中那些必要、正確、清晰的概念中,有多少必要、正確、清晰的關聯。
概念的獲得和關聯的建立都是后天學習培養的,所以聰明人的聰明都是練習出來的。概念和價值觀是一個人的操作系統中兩個核心的東西,一個人有超強的操作系統,意味著他很聰明,又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這樣的人不成功都難。
堤防以偏概全的陷阱,培養正確有效的價值觀,不斷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