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窮啊!W一邊喝著奶茶一邊跟我抱怨
這不才月頭嗎?你又買什么了?
也沒買什么啊,剛領到的生活費不是拿去還上個月的花唄了嗎…
不禁覺得這個對話似曾相識,因為上個月W也是這樣跟我說的
以前還能月頭瀟灑,月底才吃土,自從有了螞蟻花唄,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沒土吃了…
雖然我總是勸身邊的朋友不要超前消費,想想自己,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前是用來滿足各種小愿望,現在更多是報名線上學習課程,本質上也是月光族。《這個殺手不太窮》里有一句話,人生永遠都會這么窮嗎?還是只有學生時代才如此?(其實是我編的)
答:人生永遠都會這么窮,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窮人思維的話。
學生時代的我們,有無窮的欲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這才是痛苦的根源吧
即使領著足夠日常花銷的生活費還整天哭窮,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1.對金錢沒有概念
還沒能經濟獨立的我們,每個月領著固定的生活費,可謂心安理得地,不勞而獲。花著不是自己辛苦掙來的錢,一般都不怎么珍惜,這一點,在我開始去實習后更深有體會。跟平時相比,反而實習期間跑食堂的次數比較多,一想到自己了辛苦一整天才掙到幾十塊錢,怎么能一頓飯就把它吃掉呢!
2.沒有消費規劃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延遲滿足,即面臨誘惑時先等待幾分鐘,或者用更長遠的獎勵來抵制當前的誘惑。換成我,應該就是光速滿足了。學習已經這么苦了,怎么能不對自己好一點?其次,雖然我從去年就開始記賬,還美其名曰--控制預算,然而也不過是記了一系列流水賬,從來沒想過去分析賬本并削減掉不必要的開支
放在之前,我是絕對不會有理財想法的,更別說去投資了。前段時間因為S的推薦,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名了長投的理財投資的入門課程,上了前幾課后對理財的重要性和不同投資品的風險收益也有了初步認識。仿佛又找回了之前的狀態,早上泡館聽課完成課程作業,空余時間閱讀相關書籍,然后再整理筆記復習消化。每開發一個新的學習領域都讓我興奮不已,因為我能感到自己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在慢慢積累成日后的財富,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里找到一點確定性
所以為什么要學習投資理財?
首先是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理財常識。如果我們能搞清楚一家企業背后的賺錢邏輯是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或不是靠發展線下來盈利,才不會落入像傳銷,部分P2P平臺和MMM理財等理財陷阱;又或者是跟風盲目投資或投機,只盯著高收益卻看不到潛在的風險
其次才是賺錢。像通貨膨脹這種經濟學家口中的術語,我向來是懶得關心的,現在我才真正意識到它與日常生活的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如果通貨膨脹率是5%的話,就好比我媽平白無故地決定從今天起把我的生活費削減掉5%,這可要了命了好嗎!所以為了不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生活費或小金庫自動貶值,最起碼也要跑贏通貨膨脹
大多數人對投資理財的抗拒,包括我,不外乎以下三種原因
首先,最基本的問題是,沒錢怎么理財?
就是因為沒錢,才要學理財,思想上“脫貧”才是走向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我們不是真的沒錢,只是不愿意把錢花在不了解的東西上。少買一點零食100塊總能省下來吧,而把100塊花出去的機會成本,不僅僅是100塊錢,更是這100塊錢所能帶來的收益
其次,就算有一點積蓄,也沒時間理財啊
投資自己,永遠要有時間。我們也不是沒時間,只是不愿意花時間去學短期內無法看到好處的東西。如果知道復利效應的話,那么推遲投資的每一天,復利都在發揮反向作用。
最后,投資太難了,學不會的
錢和時間其實都不是問題,重點是學習投資理財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不懂,只是懶。當你認為它很難所以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那它才會真的很難
以前想著努力提升自己,培養職場競爭力,才能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其實也只是能把時間賣貴一點,成為高級打工仔而已。把時間賣出比率,即提高金錢的效率,讓收入自動地為我們工作,才是終極目標。
我們常說要實現財富自由,而財富自由的背后,其實是時間自由和心靈自由,僅僅有錢是不夠的,有錢又有閑,才能真正享受人生。大多數人奮斗的目標無非是賺更多的錢,而對待財富的態度和理財方式的選擇,其實可以幫我們省下人生一半的奮斗時間
S曾說,觀念的改變,比收入的轉變要難很多,你的思維,決定了你在什么階級
雖然我還很窮,但我不想禁錮在窮人思維里,窮得理所當然
27期2班--9組22號--梅林的胡子 ?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