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開課
小龍講了什么?
假裝在現場
關于入場演講
服務:不想局限在訂閱號和服務號上,想提供更接近應用的服務。
工具的使命:提高效率,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
其實微信也是一個工具,微信作為一個工具,其實不應該有太多節日性的運營活動,好比如之前去年我們做了紅包,其實那是為了拉新,那么紅包的歷史使命嫣然已經完成。
PS:今年支付寶推送AR實景紅包,大家肯定在想微信今年的紅包大戰又是如何。
小龍:今年春節可能不會做紅包了,希望大家留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恩,這個理由我給滿分。
關于小程序
小龍:我們想做一個可以運行程序的小程序,但它絕對不是一個APP,對于程序員來說,這是一件很自豪很興奮的事情。
智能手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他使得更多的普通人可以接入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后會是什么呢?可能是眼鏡,10年后我們可能會帶著個智能眼鏡到處跑。
我不希望智能眼鏡中還要安裝應用程序這個步驟,這很反人類。它的應用程序應該是一種新的形態,一種看到就能使用,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的形態。
另外,我們說PC和智能手機。PC并不是我們肢體的一個延伸,但是智能手機是,因為我們可以帶著手機到處跑,而且我們可以通過手機看世界以外的東西,但是PC不能,他只能固定在那里。而且智能手機我們可以隨時搖一搖,掃描二維碼,但是你不能帶著個電腦搖一搖吧!
小程序特點:
1、不用安裝
2、小程序的入口:對不起,沒有入口
3、觸手可及
4、小程序沒有粉絲,只有訪問量
5、小程序和公眾號沒有直接關系,相互獨立,但是也有聯系,可在公眾號里面可以看到企業開發的小程序,在小程序里可以看到
6、小程序在2017年1月9號左右開始使用
7、小程序并不能做游戲
8、小程序并不能分享到朋友圈,But可以分享給朋友和朋友圈(社群要火了)
PS:關于第三點觸手可及:
(小龍之前描述的智能眼睛應用場景的降級版,此處引用了很多線下的場景,如公園、博物館、餐館等)很多開發者抱怨移動互聯網時代比PC互聯網更操蛋,PC互聯網發布一個網站就可以提供服務,而智能手機還要做個APP,要上架商店,所以我們做了公眾號讓很多開發者所見了提供服務的開發成本,我們很高興。
在機場廣告牌里看到二維碼取代了網址,很高興;不高興的地方,我想了解廣告里說的服務,一定要關注公眾號,接受他Push的消息,但是其實我只是想了解一下,這就是公眾號的缺陷,想獲取信息就要接受騷擾。
PC互聯網:客戶端軟件>WEB應用;移動互聯網:APP>小程序,其實不難想象,小程序想做的是PC時代WEB應用的映射。
小程序給大家想象的空間甚多,整理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看完小程序,
來圍觀2016年微信數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