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播音員、演員、微信。自我經歷講述。
參加付費押金的寫作訓練營,把做生涯的經歷整理成文章。
一、班主任與導師的關系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瑣碎,應付檢查。
總問:怎么辦?開始嚴格要求,后來蹲下來交流,學習學習理論,心理輔導者。
例子:一個女孩兒很像男生,被追求,家庭把女孩兒當男孩兒養。建議改變養育孩子的方式:端碗,買衣服。憑經驗當班主任會時好時不好。
班主任更關注當下,結果。情感更多。
導師:為什么是這樣的?關注未來,憑技術工作。
二、導師影響學生的手段
立規矩,人格魅力影響,專業知識指導。
怎么從學科角度喚醒?高考題考古人名和字的問題,借鑒,給自己起一個字,對自己重新定位和認知。
學生的生涯喚醒,特別是高一,有效果。
鋪墊,學生會把宿舍里的摩擦,矛盾都會有個認知。高一完后反饋學生對宿舍的滿意度較好。
手段:
1.制定規則
為什么師愛不能影響學生?
情感型可以解決,但是品德型的就不行。能聽進班主任的話,可無法改變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因為愛,所以訓斥,不管態度,否則就是沒良心,白眼狼。沒有相互尊重,平等。居高臨下,強加的愛無法理解。愛要張揚,外顯,抱頭痛哭,投資型的愛。
師愛應該是什么?陪伴是一種心理安慰。解決不了學生的問題和困惑,所以要學習專業。
1.制定規則
學生群體中的情緒:給老師守紀律。規則開始有效,后來不好使,對班規的期望值太高。當下取得結果時會有很極端的副作用。師生沖突,加大班規力度。大多數人遵守,少部分人違反,極少部分人經常違反。就可以了,不能越來越高的要求,更多人就不能遵守,班級效能下降。為什么?老師把規則拿掉,把自己放進去。
如何做:我對你們提出的要求,是國家和學校的強制性要求,我個人都是建議。參加社團?當不當班干部?和老師關系好?更不能要求情緒和我保持一致。不管情緒如何,如果你上課睡覺,作業不交,那我得管,那是我的職責,是公務。強制要求才會導致逆反。導師可以客觀地看待問題,用其它方法解決問題。
2.人格魅力
3f傾聽,聽內容,情緒,意圖。放假快開學說交作業。如果你是老師,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斷出哪些作業是抄的?學生寫出30條,抄作業不能馬虎。
專業能力
如何在班會上用MBTI?
翻牌的速度統計
在人際交往中的應用
課堂互動、寢室交往、生活實際
內向人覺得沒有機會,外向人覺得沒有激情。寢室中外向人喜歡聊,不要找內向人,讓他充電。教室里,鼓勵內向人多發言。談話時也是要區分。不要太計較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靠,講出來,有可能會啟發別的同學。實感型的感覺直覺型的愛吹牛,直覺型的感覺實感型的太沒有意思。老師講題跳躍,兩個學生實感型和直覺型的來問相同類型的題。直覺型:你這么做我們寢室和班級會怎樣的遠景。思考型的做紀律委員。情感型的不能做紀律委員。知覺型的人交代的任務要反復提醒,告訴時間結點。
2.霍蘭德工具應用--班干部
不是告訴學生你是什么樣的人,而是我有這方面的特長。
排課表,不同任務找不同類型的人。
3.焦點技術應用--當學生犯錯時
學生:不寫作業,想玩王者。達成目標需要的步驟:
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本身家庭和學校表現有問題的學生。
爬行腦--情緒--理智--
調整步驟:
自我調試,找到替代游戲的樂趣方式。不能一下子回到學業。
4.教練技術--提問
例子:女生喜歡抹口紅,我對你沒有強制要求,但校規不允許。女生:我初中幾個玩兒的都抹,我不抹不能融入其中。女生跳健美操取得好成績。老師:你3天能把任務完成的那么好,怎么做到的,寫一寫怎么樣?寫完發到公眾號,很高興。老師:你的高難度動作怎么辦的?學生:鏡子,借手機。為了集體榮譽。
教練技術應用--寢室管理中的引導
班主任要接納,工具
5.心理學工具應用--早期記憶分析
一個人記憶最早的事,或者記憶最深的事,都是他的生命隱喻。(0-6歲)
寫了早期記憶,面對面對話。
當事人的情緒,五彩,想看看在水里會發生什么變化?探索心理,如果是無意的淘氣,就是動作型的人。教育方法不同。
自己想的,不是別人口中的轉述。
早期記憶發生在家中,可能戀家。都是在室外發生,比較野,好動;發生在幼兒園,孩子適應變化的能力弱。商店的印象,物質方面需求強;游樂場中,貪玩;家里自己擺弄東西,不愛與人交往:野外,心胸開闊。
推薦:哈德樂《個體心理學》
找到源頭,有力影響他的方式再去影響他。
三、班風建設
最好不是由班主任發
1-4是基本價值觀;5-6是對班級的認同感。比較一致的話班風比較穩定。
7-10是學生對班級的認知是否清晰。11測的是班級的歸屬感。
例子:到班時間有兩天機動時間。
怎么減少工作量?
工具--麥克
小學怎么過,有什么特長?
四、21天訓練營--提升學習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7選3中選一門,獲得成就感,遷移。
1.自學模式--教授他人
2.組團打卡--群體動力
3.過程監督--及時反饋
交100塊押金,每周返還25(厭惡失去的心理)。每個學科一個船長,帶領船員。
儀式感重要的是體驗,與眾不同的意義。像啟動按鈕,進入工作狀態。鋪墊了10天的儀式。
容易給學生能量。每一段都找實例支持。
知識反饋手冊--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目標拆解,輔導提問。優勢是什么?如何遷移?怎么知道自己有進步?
學習力2--過程優化力
給學生具體的抓手和階梯。
對學科有整體性把握,知道所學知識在高考中以什么形式,難度來呈現?
以前是學不學,現在是策略,怎么學。
每天晚上做督導--教練技術
老師給學生的要求,其實是對老師自己的要求,讀書的過程中提升自我。
只學了一個學期,高三二模賦分88分。
申報選考科目,達到了很好的成度。
能看到學生的成長,走生涯督導師,做個體的咨詢。學校支持嗎?做到成果,再說需求。與學科融合的專家,融入大學的要求。
生物工程,不是介紹型的,而是互動型。三,連接者。聯系企業,單位,讓學生去體驗。
永遠不要等到成為高手再上路,你可以走在成為感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