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
? ? 年齡增長,對于過年,為之高興的主要是假期,其它已基本無感。
? ? 年味漸淡,其實應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 “過年”畢竟是中國農耕文明和宗族文化的產物。那個時候,其功能主要是可以放開肚皮飲食、穿新衣服、家庭團聚、祈求豐收。
? 在物質經濟豐富、交通資訊發達、城市化進程迅速的今天,以上所有期盼,其實都不必再等待春節完成。
? 但我們這些承前啟后年齡的人,關于過年的適當儀式感還是要。畢竟,父母有要求,社會氛圍也做不到不聞不顧。俗人就要過俗人的日子,當然是俗人也有俗人的快樂。
? ? 但自己提前對春節假期的定位是“放松不放縱”。其實就是快樂度個假罷了。
? ? 年二十九是自己的農歷生日,仍然上班。按照節氣,今年是年三十交春,號為“絕日”,因此,按照風俗,年二十九這天就貼好對聯、掛好燈籠。也去花市買了幾盆應景的鮮花。氛圍好像就營造出來了。
? 年三十正式開始放假,開車回老家。父母已經提前回去好幾天了,在忙忙碌碌準備過年吃的東西,還有就是人情世故的禮物。陽光燦爛,天氣非常和暖,沿途不斷看到漫山遍野的李花盛開,美麗潔白如雪,心情愉悅。
? 年初一中午,大哥一家六口從深圳回來。一大家人就算聚齊了。全家人都不怎么喝酒,還是按照慣例,開瓶茅臺。淺嘗輒止,酒香四溢之中,大家聊聊舊事、感恩現在、展望未來,互相祝愿,年味就似乎濃郁起來。
? 年初二,陪母親回娘家。四個舅父,只剩下一個。七十多歲了,幸好身心還算不錯。雖山居陋室,卻耕讀不斷,樂觀知命,也算是好狀態。
? 年初三上午,為祖父母掃墓。慎終追遠,是人生應有之義。唯覺人生短暫,終歸黃土。想起過往,祖父母音容笑貌,如是歷歷于眼前,也想起自己生命中消失的其它一些人,無論名人巨星,還是親朋舊友,都在逐漸凋零消失,所有閃亮的美好的日子,走向的終歸都只是同一個黑洞。
? 年初四回到梅城家里,晚上參加一場小范圍的同學聚會。喝了些酒。回來稍覺后悔:酒后話講過多,不免映照出自己的浮躁和淺薄。特別是這段時間在斷斷續續在讀張宏杰的《曾國藩傳》,痛覺人保持初心與恒心,殊為不易。自己仍需不斷努力!
? 初五初六。在家調整身心。
? 完成閱讀《曾國藩傳》,附帶閱讀部分《曾國藩家書》,以及許先生的歷史學著作《萬古江河》前幾章,寫得很精彩。
? 可以好好表揚自己的,一是從初一開始,每天堅持了五公里佛系跑。所以今年春節,雖然吃喝也不少,但仍然是自己近年體重變化較小的。二是早起,先書寫《道德經》毛筆字幾句,以靜心安神。在書房里端坐,舉目遠處青山如黛,微風吹拂,覺得如是堅持下去,也不算太難吧。
? 乘著幾天假期,也看了不少平日無暇顧及的電影電視。韓劇《王國》,喪尸題材,拍得不錯。畫面精美、音效逼真。特別是深夜以投影大屏觀看,夠驚悚刺激。《完美陌生人》,手機里的眾生百態和人性拷問。《真相至上》,美國司法與新聞價值觀的沖突。《廁所革命》,印度片,還好。紀錄片《鳥瞰中國》、《王朝》、《風味原產地》。基本看得很開心很享受。
? 沒有去電影院看很火的《流浪地球》,留點遺憾,不足是足。
? 初七,正式上班,工作和生活的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