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一個TED視頻感覺挺震撼的,確實我們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的關注度遠遠大于我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如果我們身體某個地方受傷或生病后,我們就會急忙到醫院去檢查或治療。而我們的心理受傷后,我們確很少有人想到去找專業渠道為我們做心理治療,或者少數人認識到了,也不愿意去做治療。而心理比肉體更容易受傷,也更難痊愈。
對心理造成重大創傷的有:孤獨、失敗、被拒絕、窮思竭慮。
長期的孤獨會增加早逝的風險高達14%,孤獨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免疫系統,讓我們更容易患病。這也可以解釋,如果家中有兩位老人,有一位老人去世后,他/她的老伴在不久后也會去世的比例就比較高。這可能就是相濡以沫的人不在的,長期無限的孤獨造成的。
長期的失敗,造成習得性無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也非常巨大。我們需要正視失敗,不要被失敗打倒。因為我們一旦被某件事說服,往往就很難改變主意。失敗后,情緒低落是很自然的事,但我們不能允許自己相信我不可能成功。我們需要和那種無助感做斗爭,在負能量循環前打敗它、終止它。
被拒絕也會造成心理上的傷害。當你的感情上收到傷害的時候,要像一個真正的好朋友那樣同情自己、安慰自己,而不是無視自己的情感的傷害,或者把傷痛埋在心理,任由它腐爛發酵。
窮思竭慮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我有時也有這個壞習慣,當遇到一件不好的事情的時候,有時會頭腦中一直反復重現和回放當時的情境,這就會造成心情更加的惡劣,情緒更加低落無法自拔。嚴重的人可能會造成抑郁癥、飲食失調、酗酒甚至是心血管疾病。TED中的演講者提出一個辦法,當有窮思竭慮的苗頭或持續的窮思竭慮時,你強迫自己做一件其他的事情哪怕是幾分鐘的事情使你分心,打斷這一刻的窮思竭慮,情況就很可能會好轉。
當你孤獨的時候采取行動,當你失敗時改變對待失敗的反應,當你被拒絕時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當你與負面的思想做斗爭,不僅能治愈心理上的創傷,也能建立起情緒恢復能力,會讓自己變得更強。
就像有位心理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花點時間學習心理學,你永遠也不會吃虧,不是說為了造福他人,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你也是賺到的。而且也像彭彭所說的,至少薩提亞的那幾位大師,個個都是長壽之人,學習心理學也可能使得我們的壽命延長。關注心理健康,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