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在14歲這年,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轉(zhuǎn)學。這一年正逢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汶川大地震……可謂大事件頗多,不過這對于開學將升入八年級的悠悠,并沒有過多影響,對她而言,只是作文多了幾個話題,聽說了爸爸同事家在北京上大學的姐姐去當奧運會志愿者,全校的捐款儀式中送出了自己半個月的零花錢。那時的她,沉浸在與小伙伴分離的憂傷中,要離開從小生活的大院,來到了另一個全新、卻并不陌生的環(huán)境中去。
搬離小區(qū)的當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悠悠記得她當時要好的玩伴,都紛紛趕來送她,鳴笛聲催促著,甚至都來不及說幾句話就倉促告別,抱著她第一次收到的送別禮物,雙眼含淚的坐在開往A城的車上。
連接A城與B城的是一條約30公里的國道,這條路是悠悠很小便熟知的,每逢周末,媽媽都會花費往返兩小時的車程,帶她去A城的少年宮興趣班學習,從三歲的少兒體操,到6歲的手風琴,再到9歲的新概念英語……先不要批判悠媽"辣手摧花",乍一看是有些目不暇接,但對一個小孩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時間,相比于同齡孩子在小公園玩彈珠或悶在家里發(fā)呆,悠悠對自己周末的生活狀態(tài)很是滿意,甚至會有一絲淺淺的優(yōu)越感。
悠悠不禁回想起自己幼兒園時,曾被老師邀請到臺前去表演體操,毫無準備的她對上伙伴們好奇的目光,痛快的"指揮"老師將四張課桌拼接在一起,手腳并用的爬上去,在眾目睽睽下劈了個橫叉下了個腰,一抬頭發(fā)現(xiàn)大家還在圍觀,便又來了一招肩手倒立,就挺胸抬頭的迎接大家的掌聲,后來這一出被茍教練知道,恨恨的磨牙擦掌道,“好容易有個展示的機會,你倒好,把那當成訓練場了還沒劃拉出幾個基本功就下去了”。要知道悠悠在學習期間可是參加過兩次全國的體操大賽,四歲赴北京六歲去上海,不負眾望的拿了兩個團體二等獎回來,小小年紀在同齡人中很是閃光,也是在6歲那年,茍教練舉家搬遷到了北京發(fā)展,悠悠的體操事業(yè)也就此終止?,F(xiàn)在回想起那段時光,家里特意買了塊大地毯,騰出個房間專門給她練功,每晚至少一小時,筋骨被拉的很是柔軟,周末去上課就是去挨打,茍教練以嚴治天下,舉個根打狗棒見誰練的不認真一個棍子就拍下去,嚇得大家不得不神經(jīng)緊繃,在不知何為"注意力"的年紀里,清晰的記住了"集中注意力"這句名言。說來也是丟臉,悠悠在五六歲的年齡,因為訓練太久沒休息,也不敢跟教練提出內(nèi)急的需求,在無數(shù)心里掙扎下終于忍不住尿褲子了…… ?
再說手風琴,這個堪比一支小型樂隊的樂器,當時悠悠爸媽聽說手風琴能同時鍛煉左右腦,果斷就把悠悠送入坑。那時巴揚還沒有廣泛流傳,流行在A城的仍是右手為鋼琴鍵盤式結(jié)構(gòu)的傳統(tǒng)手風琴。在悠悠還分辨不出何為愛好的時候,就被這個樂器深深的洗腦,認為"愛好"就是自己擅長而多數(shù)人不會的存在,也深把手風琴作為自己所愛,在后來風靡一時的填寫同學錄浪潮中,遇到'愛好或特長'一欄就毫不猶豫的填入手風琴。如今14歲,悠悠的水平已經(jīng)穩(wěn)步達到了八級,這么多年的磨合中,仍然保持著每天練琴一小時的好習慣,她也逐漸對手風琴有了不同的感情,更似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寄托,陪伴了她那樣多的傍晚斜陽。 ?再有一年就可以考取十級,然后步入初三,專心攻克中考。
悠悠看著窗外飛快略過的樹木,慢慢收回思緒,在前面的紅綠燈路口向右轉(zhuǎn)彎,直行一段就正式進入A城了?,F(xiàn)在還是暑假,想到與伙伴們在大院里瘋鬧的過了半個夏天,時不時三五小聚到某人家里去看奧運直播,這會國家隊已經(jīng)奪得了十幾枚金牌領(lǐng)先于榜首,相對于比賽,他們更喜歡關(guān)注關(guān)于奧運的周邊新聞,隊員們吃什么去哪玩,火到爆棚的老舍茶館,菲爾普斯又去了哪家熱店,一起討論開來甚是津津有味不亦樂乎。想到之后幾天可能是自己一人看比賽,也將會獨自面對很多事情,悠悠不禁有些低落,多久才能再次相見呢,或許要等到寒假了吧。
他們每一人的面孔都深深印在腦海中,那樣形象而生動。豆豆和秋天還會一如既往的拌嘴嗎,木南還會勤奮的跑老師辦公室請假教問題,珊珊還會保持年級第一吧,南瓜是不是快將男神泡到手了,北北還迷戀那個酷酷“黑幫老大”嗎,綿綿還能找誰去陪她打排球呢,阿梅會說出她的暗戀嗎,沒有我維維會跟誰一起上下學呢…… ?該來的終究躲不過,不久就要開學了,正式揮別過去,重新融入到一個新環(huán)境中,想到這悠悠有那么一瞬的放空,突然有些期待,有些好奇,新生活會是什么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