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1 align = "center">常見音頻/視頻文件格式</h1></p>
按照數字(0-9)英文(A-Z)排序
信息來源于網絡整理
<p><h2 align = "center">常見視頻格式</h2>
1080P: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制定的最高等級高清數字電視的格式標準。
有效顯示格式為:1920×1080,像素數達到207.36萬。1080P帶來的高畫質給消費者帶來的是真正的家庭影院的視聽享受,由于它向下全面兼容其它高清格式,通用性非常強,保證了在未來十幾年的時間里產品不會過時,具有很好的超前性。
1080I:1080線隔行掃描,分辨率為1920×1080,僅次于1080P。
720P: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制定的最高等級高清數字電視的格式標準。
有效顯示格式為:1280×720.SMPTE(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協會) 將數字高清信號數字電視掃描線的不同分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720P是一種在逐行掃描下達到1280×720的分辨率的顯示格式。是數字電影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這是高清視頻的最低標準。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d):音頻視頻交錯格式。是將語音和影像同步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
它對視頻文件采用了一種有損壓縮方式,但壓縮比較高,因此盡管面面質量不是太好,但其應用范圍仍然非常廣泛。
BRRip(Blue-ray Disc Rip):藍光高清轉制。
CAM(槍版):通常是用數碼攝像機從電影院盜錄。
Director’s Cut(導演剪輯版導演剪輯版):主要用于碟片發行中,因為出于商業的、票房的原因,在影院上映的影片未必是導演最終剪輯后的版本。
導演剪輯版與影院版,有的差別較大(無論是放映時間還是鏡頭),有的則差別不大,因人因片而異。
DVDRIP:從最終版的DVD轉制,DVDrip由影音文件(后綴為avi)和字幕文件組成。
DVDSCR:預覽版或者是測試版的DVD,通過mpeg-4技術進行高質量壓縮。
Extended(加長版):情形和導演剪輯版類似,部分加長版對劇情有影響。
IMAX(Image Maximum):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
HDRIP(HD-DVD Rip):HD-DVD高清轉制,效果好于一般的高清轉制。
LIMITED:該電影只在有限的電影院放映,通常少于250家。通常較小的電影(比如藝術電影)的發行是LIMETED。
MKV:它可在一個文件中集成多條不同類型的音軌和字幕軌,而且其視頻編碼的自由度也非常大,可以是常見的 DivX、 XviD、3IVX,甚至可以是RealVideo、QuickTime、WMV這類流式視頻。
實際上,它是一種全稱為Matroska的新型多媒體封裝格式。
MOV:高清預告片首選MOV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開發的一種音頻、視頻文件格式,用于存儲常用數字媒體類型,如音頻和視頻。
MP4:采用了MPEG-4視頻壓縮編碼,編碼格式不確定。
PROPER:競爭的結果根據發布規則,最先發布Telesync (TS)的組織贏得(TS發布的)比賽。但是,如果這個發布版本質量很差,同時另一組織有另一TS版本(或質量更好的同一片源),那么標記PROPER被加到目錄上以避免重復。
R5:一般大都是俄羅斯5區版,由于北美大片在俄羅斯發行的語種經常配音為俄羅斯語,因此網絡上會出現采用R5的視頻+槍版TS的英語原聲音頻=合成版本。
REPACK(重新打包版):如果發布組織發布了一個壞的版本,他們會發布REPACK來解決這些問題。
REMUX(無損版):無損的提取出HD-DVD和BluRay-DVD里面的視頻數據和音頻數據,封裝到我們熟悉的TS或者AVI文件中。
HD-DVD和 Blu-Ray Rip、Re都是把原始的高清數據進行壓縮和重編碼,從1080P壓縮到720P, 20G左右的片子壓縮到了4.3G. 可在19、20、22寸的寬屏上看,但是上到大尺寸高分辯率的顯示設備就能明顯的看出區別了。
TC:使用電視電影機從膠片直接數字拷貝,多數時候使用TS音源。
TS:在空的影院或是用專業攝像機在投影室錄制。
TS(.TS)*:文件后綴名為.TS的高清格式。優點在于對硬件的要求不高,缺點是超大的文件體積。
TVRIP:—TV轉制所謂TVRip是從電視(最好是從數碼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捕捉)轉制的電視劇及接收衛星接收到的節目,然后通過電視卡進行捕捉,壓縮成文件,我們看的很多綜藝及體育節目都是TVRip。有些電視劇也會使用TVRip的方式進行發布。
Unrated(未剪版):未分級版也就是沒有根據不同觀眾對象剪輯,比較完整、原始的版本。
WEB-DL(Web-download):針對國外的WEB-DL版本,來源是iTunes在線付費商店。
WEBRip(針對國內的WEB版本):大多是在線付費門戶網站的在線電影所破解下載獲得的。
X264:一種免費的、具有更優秀算法的H.264/MPEG-4 AVC視頻壓縮編碼格式。
同xvid一樣都是開源項目,但x264是采用H.264標準的,而xvid是采用MPEG-4早期標準的。
由于H.264是 2003年正式發布的最新的視頻編碼標準,因此,在通常情況下,x264壓縮出的視頻文件在相同質量下要比xvid壓縮出的文件要小,或者也可以說,在相同體積下比xvid壓縮出的文件質量要好。
XviD:MPEG-4視頻壓縮編碼格式。
<p><h2 align = "center">常見音頻格式</h2>
AC3:常見的電影音頻格式。
AAC: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開發的一種音頻格式,它是MPEG-2規范的一部分。AAC所采用的運算法則與MP3的運算法則有所不同,AAC 通過結合其他的功能來提高編碼效率。
APE:一種無損壓縮音頻技術,也就是說當你將從音頻CD上讀取的音頻數據文件壓縮成APE格式后,你還可以再將APE格式的文件還原,而還原后的音頻文件與壓縮前的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損失。
Cda(*.cda):CD音軌。
DD5.1(杜比5.1聲道):5.1聲道就是使用5個喇叭和1個超低音揚聲器來達到一種身臨其境感覺的音樂播放方式,由杜比公司開發。
FLAC:FLAC是無損壓縮,也就是說音頻以FLAC編碼壓縮后不會丟失任何信息,將FLAC文件還原為WAV文件后,與壓縮前的WAV文件內容相同。LAC是專門針對PCM音頻的特點設計的壓縮方式。FLAC文件的每個數據幀都包含了解碼所需的全部信息,中間的錯誤不會影響其它幀的正常播放,這保證了它的實用有效和最小的網絡時間延遲。
MP3/MP3 Pro(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用來大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術,將音樂以1:10 甚至 1:12 的壓縮率,壓縮成容量較小的文件,而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重放的音質與最初的不壓縮音頻相比沒有明顯的下降。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MID文件格式由MIDI繼承而來,它并不是一段錄制好的聲音,而是記錄聲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訴聲卡如何再現音樂的一組指令。這樣一個MIDI文件每存1分鐘的音樂只用大約5~10KB。
OGG(Ogg Vorbis):一種較新的音頻壓縮格式。開放源代碼。
RA:采用的是有損壓縮技術,由于它的壓縮比相當高,因此音質相對較差,但是文件也是最小的,因此在高壓縮比條件下表現好,但若在中、低壓縮比條件下時,表現卻反而不及其他同類型檔案格式了。
Wav(波形音頻格式):WAV是微軟和IBM共同開發的PC標準聲音格式,通用的音頻數據文件。WAV文件也可以存放壓縮音頻。
WMA(Windows Media Audio):微軟公司推出的與MP3格式齊名的一種新的音頻格式。由于WMA在壓縮比和音質方面都超過了MP3,更是遠勝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較低的采樣頻率下也能產生較好的音質。
<p><h2 align = "center">美國電影分級:G級、PG級、PG-13級、R級、NC-17級</h2>
G級
G級電影既是大眾級電影,電影中不含有任何的裸露、性場面,也極少存在暴力以及吸食不健康的“東西”的場面,G級電影就算是孩子也可以自己獨自觀看,無需家長陪同。
G級電影例子:《瘋狂原始人》、《歌舞青春》。
PG級
PG級既是普通級別的電影,電影中基本不存在裸露、性場面,在暴力和吸食不健康的東西方面也不會超過尺度,如果孩子觀看的話,需要家長陪同最佳。
PG級電影例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剪刀手愛德華》。
PG-13級
PG-13級的電影是需要對13歲以下的孩子進行限制觀看,對于13-17歲的孩子需要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PG-13級的電影有少量暴力鏡頭,粗魯的暴力鏡頭則幾乎沒有,電影內容中可能出現部分裸露和臟話。
PG-13級電影例子:《泰塔尼克號》、《哈利波特》系列。
R級
R級電影既是限制級電影,對于17歲以下的孩子必須由家長陪同,R級電影中存在較多性場合、暴力以及吸食不健康東西并且還會混雜大量的臟話,對于17歲以下的孩子會造成誤導,因此需要家長陪同觀看。
R級電影例子:《肖申克的救贖》、《逃離拉斯維加斯》。
NC-17級
NC-17級電影既是17歲以下的孩子禁止觀看,NC-17級電影中會有大量性場合鏡頭,也會有吸食不健康東西的鏡頭,以及出現大量暴力鏡頭和大量的臟話鏡頭,對于17歲以下的兒童應避免其觀看。
NC-17級電影例子:《色戒》、《羞恥》。
<p><h2 align = "center">DVD區碼</h2>
第一區(Region1):美國、加拿大、東太平洋島嶼
第二區(Region2):日本、西歐、北歐、埃及、南非、中東
第三區(Region3):臺灣、香港、南韓、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第四區(Region4):澳州、新西蘭、中南美洲、南太平洋島嶼
第五區(Region5):俄羅斯、蒙古、印度半島、中亞、東歐、北韓、北非、西北亞一帶等
第六區(Region6):中國大陸(一般我們都標為DVD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