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看科普小說,因為科普小說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能把深奧的科學知識講得生動有趣。但科普小說僅僅只有傳播知識這一項功能嗎?如果你只看到這一點,那就虧大了!要知道,科普小說這潭水也是很深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趟趟《蜻蜓昆丁的生命之旅》這潭水!
《蜻蜓昆丁的生命之旅》講述了紅蜻蜓昆丁傳奇的一生。它(其實,我很想在這里用“他”的,因為昆丁是一只雄蜻蜓)出生在大城市附近的一個人工池塘,在春天蘇醒過來,經過蛻皮成長,很快學會了獨立生活。他交朋友、占領地,尋找雌蜻蜓,不斷發現和體會世界的美妙和兇險。
隨著昆丁不斷變態,活動范圍不斷擴大,我們對蜻蜓及它們的生活了解得越來越多。蜻蜓種類很多,生活在有水的地方,經過不斷蛻皮才能長大;蜻蜓低下腹部表示友好;下雨的時候,它們躲在葉子下面避雨;蜻蜓捕捉蚊子、蒼蠅,也吃一些小甲蟲,是益蟲;蜻蜓有四只翅膀,飛行技術高超;蜻蜓有很多眼睛,視力相當好,能同時看到不同的方向;蜻蜓的敵人中帝王偉蜓非常可怕,人類也讓它們心生恐懼;蜻蜓點水,其實是雌蜻蜓在產卵。到了冬天,蜻蜓就會死去,它的生命只有幾周的時間。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了解到有的豆娘會同類相食;有的豆娘會堅持過了冬天,和雌豆娘產卵后再消失;蜂虎鳥會吃掉蜻蜓;下雨的時候即使平時的敵人也能暫時友好相處。
這些豐富的科學知識,通過不斷開展的情節交錯出現在各個章節,或者通過對昆丁動作、外貌、心理的描寫來體現,或者通過昆丁和馬蒂斯、利樂、巴茲勒的對話表現,或者通過人類的講解直接說出來(比如昆丁被人類捉到,老師現場給學生講解昆蟲的知識),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豐富、生動。
通過這些描寫,昆丁和其他動物的性格越來越立體生動,形象鮮明。昆丁從開始的懵懂、擔心,到后來的順其自然,他的熱情、友好,再到后來的淡定從容,心理描寫細膩生動,仿佛一個孩子在我們面前從嬰兒變成一個老人。而馬蒂斯的沉默寡言,對友誼的堅守以及利樂的快人快語、勇敢頑強也讓我們印象深刻。
同樣精彩的,還有情節的生動曲折。故事以昆丁的一生為線索,漸次展開,緊緊吸引著讀者的心。他從一個池塘轉移到另一個池塘,我們替它擔心;他尋找朋友的過程屢次受挫,我們能趕到它的孤獨、困惑;他被人類捉住,被當做教具使用,我們擔心它的命運;利樂和帝王偉蜓搏斗,英勇犧牲,我們和昆丁一起難過。昆丁帶我們經歷冒險,見識更廣闊的蟲蟲世界,我們的心也隨之起起落落。
優美的文學性不僅牢牢抓住了讀者的心,還帶給讀者廣闊的思考空間。昆丁只是一個小小的蜻蜓,它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并不平庸,它同樣有著人類的情感。初生的驚喜,成長的不安,被捕捉后的恐懼,對同類相殘的驚異,乃至友誼失而復得的驚喜以及失去朋友的痛苦和難過,他都經歷過。他體驗過愛情的滋味,也在冬天的時候淡定面對死亡。它的一生和任何一只蜻蜓或者其他的什么生物都是不同的,是獨一無二的。馬蒂斯、利樂、巴茲勒也是一樣。對于人類來說,它們雖然弱小,但同樣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和人類是平等的。讀著昆丁的故事,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也是一只蜻蜓,也是大自然中渺小的一員?
廣闊的大自然造就了生命的奇跡,無數的生命周而復始,往復不息,才有了這蓬蓬勃勃、熱鬧美麗的地球!我們和動物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家”,愛護我們的“兄弟姐妹”!
昆丁的生命之旅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卻從它的經歷中學到了科學知識,體驗到了生命的獨特,體會到了文字之美,找到了閱讀的趣味所在,這才是科普小說真正的內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