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躺在床上,四周漆黑被窗外燈光微弱的支撐起一片光明。晚風習習,落花微微。輕閉雙眼,隨空氣拂過眼瞼,任思緒蹁躚飛舞。
曾經小L說她的愿望是當盲人,我們聽了差點嚇死。后來她說在黑夜里輕閉雙眼,任聲音百轉千回,交錯掩映的從耳畔一一呈現——這真的很有趣。我們聽完就真的嚇死了。
而只有我在一旁聽了這番話微微點頭,若有所思間泫然欲泣——一個人的心是多么千瘡百孔才允許自己拒絕注視人世間的種種?
偏偏小L就是一個。我懂。
小L是個愛文學的孩子。可能每個真心喜歡文學的孩子內心里總有一股不由的小憂傷——這是一定的。這種憂傷是不定向,所以會用文字釋放出來,起碼會好受一點。帕拉圖說:寫字是一種慢性自殺。
我在自殺。
同小L一樣,我試圖從書中求索人生大問——盡管我們還很小,應該大把大把的抓住甜蜜幸福,但小四說過: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
于是我們變得憂傷起來。
同學說,這真的不好。
我點點頭,心里默默說要開朗要陽光要活潑樂觀要積極向上。
可是我做不到,我放棄了。你會發現我在人群中大聲的笑,放肆的說話討論,于是突然沉默,以一種孤獨寂寞的姿勢,眼神空洞的望著人群,然后陷入無限寂靜,寂靜的心里有些發慌。慌張的極目四望,發現還在人群中。
我就是這樣的雙重性格,改不掉。
此刻的我正飛速的拍打著鍵盤,兵荒馬亂的聲音好聽極了——我喜歡這種聲音。風從窗外放肆的吹過來,洶涌的流水一時擁進去。門突然“砰”的一聲關上,倒吸一口冷氣,恐怖的氣氛瞬時在心里縈繞回轉,便漸漸彌散來開。
輕輕打開門,剛才的驚嚇意猶未盡。我慌張的走向廚房,冰箱里的牛奶全部過期了。不安的渡回臥室,攤在床上輕閉雙眼。
——好了,我們回到正題。在同學眼里,我有著大把大把的幸福。美滿的家庭,手中握著花不完的鈔票。我應該是幸福的,起碼現在是這樣。可憂傷為什么還會從心底漣漪般圈圈的蕩漾開來?——是文字。明知道還要義無反顧的撲向它。可沒有憂傷的青春哪是完整的?
青春的一半是憂傷。
另一半呢?
曾經一萬次的在簡書之前的文章里提到過,不會把這里的文章給熟悉我的人看,起碼畢業之前是這樣。我不會像那些充著黃鉆那樣人一樣,整天在空間里說自己不幸福不幸福,復制著一些似乎看透人生百轉千回的話語矯情做作,下面一大堆的人點贊留言——這很不真實。
所以我的憂傷是藏在心底的,等著懂我的人去發現,去領悟表面堅強,笑的溫暖燦爛的我。
憂傷與幸福之間,令人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