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博諾思維是英籍馬耳他人愛德華·德博諾博士(Dr. Edward de Bono)建立的思維訓練體系。他曾獲得過醫學、心理學及生理學、哲學博士學位并先后任教于牛津、倫敦大學、劍橋及哈佛大學。基于對大腦和認知的研究,從1967年起,他就致力于思維領域的拓展與開發。他堅信,思維是一個技巧而不是任何培訓的副產品,所以應該進行專門而系統的訓練。后來他成立了“認知研究基金(Cognitive Research Trust, 簡稱,CoRT?)”,用以繼續支持后續思維研究及商業化推廣。之后推出的“六頂思考帽?”、“水平思考法”、“感知的力量”、“簡化” 等世界級的版權課程,在企業、國際組織,乃至學校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推進我們思維訓練的使命:思考的質量決定未來的質量。
01
思考琦Scotch:
Joanna老師,您好。作為德博諾中國唯一的六頂思考帽?、水平思考TM的首席講師,您覺得我們要傳承德博諾博士的什么精神?
王瓊Joanna:
首席講師是一種肯定和榮譽,也讓我更多思考德博諾思維的發展和升級。
我希望建立一個“德博諾思考者的殿堂”。在這個殿堂里,德博諾版權課程是一個個莊嚴的立柱,德博諾思維工具的智慧和應用案例是扎實的基石,穹頂上閃耀的是全球德博諾的機構和講師們添加的磚瓦。在這個殿堂里,我們歡迎每一位來訪者,助力人們思考,培育思考種子、助力思考達人、認證思維訓練師、思維大使,一起在思維訓練和能力發展上推進應用,收集案例,在更廣闊的國際化平臺上輸出國人思考的質量,讓中國成為德博諾全球的最佳實踐榜樣。這是我對德博諾思維發展和精神傳承的愿景和期待。
談到傳承,還有一個瞬間讓我動容。
那是2012年,德博諾博士以79歲高齡來到一所著名商學院北京分院做演講,我給他當翻譯。當時,屋外霧霾彌漫,屋里老少一堂,有的學員把孩子也帶來了。德博諾先生就著身邊一臺3M膠片投影儀和幾支細水彩筆,從容分享。從他身上,我看到兩點精神。一是發自內心的自信——不論是誰,都歡迎來了解思維工具。二是回到本質,不靠任何炫耀和熱鬧,安安靜靜地介紹思維工具的內核和力量,和大家交流,討論如何改善個人和企業思考的質量。
很多人認為:改變太難了,思維改變尤其難!然而看到老先生身體力行到如此境界,我輩更沒有理由放松和放棄努力——推進思維的質量成就未來的質量。
01
思考琦Scotch:
為什么說人們應該了解德博諾思維訓練的工具呢?
王瓊Joanna:
這要從我個人的認知改變說起。
結緣德博諾思維訓練,是在2008年。當時我就認識到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它是一個人發展的核心能力。我們看書、學習、培訓、甚至教育的重點都是希望建構思維能力并發展它。現在,一個很熱的詞是“認知升級”,其實應該是在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升級,也就是從思維的本質提高和改變。而德博諾博士是較早系統研究腦科學的先驅,提出了對思維的思考,進而推進根本性的改變。這是多么先進的思考啊!他是思維操作系統的設計者,是思維專注工具的訓練師,是思維普世教育的領軍人,那為什么不和他學習呢?
于是,我積極參與了德博諾思維的訓練,也因此有幸成為德博諾中國較早認證的講師。從那一刻起我就想,德博諾思維,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是一個使命,讓人們了解和應用系統的思維工具。我把這個使命聚焦在兩個方面:一、總結內核智慧。為什么它可以跨越民族、跨越時間、跨越文化、跨越企業,還歷久彌新?二、促進見識和認知升級,幫助大家進一步去應用和改變。簡言之就是:從知識到見識,從見識到應用,從應用到習慣。
2009年,我的課程開始增多。那時我還在美國留學,主要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回國講課。當時我有兩個感受:一是思維訓練嚴重不足。德博諾思維工具雖有普世意義,但中國的受眾還是少數。有人雖然聽過概念,讀過書,卻沒有真正應用起來,還是憑借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和爭論。在會議、討論、決策中充斥著幾秒鐘的判斷,然后是幾十倍的無用功要么捍衛尊嚴,要么爭論我對你錯,最后是對抗取代了共創。當然,另一個感受是德博諾思維趕上了中國的風口,遇到了很好的契機。越是看向不確定的未來、越是需要快速發展的時候,人們越強烈地發現:首先應該是思維升級,才能夠產生行為升級。如何在快中保持深入,在忙碌中還能周全,減少遺漏和對抗?我們培訓的結果是,老牌的版權課程煥發了新的生機——讓思維的質量成就未來的質量。
01
思考琦Scotch:
您認為德博諾思維訓練的智慧是什么?
王瓊Joanna:
簡單而深入、生動而有力。
簡單而深入,它直擊思維的本質。例如,德博諾博士用六個顏色的帽子打開了大腦思考的黑匣子,提倡換位思考,在操作層面真正做到延遲判斷,平行思考,取消分辯心,打開思考心智,擁抱更多可能。
生動而有力,多么鮮活的顏色聯想,以帽子為比喻,讓人馬上就能把思維和顏色背后的寓意結合起來,將思維標識出來,用工具指引,用流程把控,最后提升效率和效果。即:標識化、工具化、流程化和效能化,而得到的結果就是高質量的專注和高質量的輸出。
思維的質量決定未來的質量!
──Edward de Bono
從1995年成為摩托羅拉大學最早的本地化培訓師之一,到從日內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歸國,成為德博諾中國的首席講師。二十四年來,Joanna老師培訓過的學員達六萬多人次,授課、講座等近1000場。更有連續十八天連軸轉,在六個不同城市的授課記錄。
01
思考琦Scotch:
Joanna老師,歷經過上千場次的講堂和課堂,您的目標和驅動力是什么?
王瓊Joanna:
看到人們因為思維升級帶來的改變,我也收獲著喜悅和幸福。這促使我思考自己的目標——當好學習者的參謀,促進成長,提供高質量體驗。所以,現在我的角色不是講師,也不是培訓師,而是軍師和一個好參謀,輔佐大家體驗工具的力量,在“習”中“學”,在思維上升級,在行為上改變。
不斷反思,我把自己為德博諾思維服務的使命和驅動力定義為“雙核任務”:一個核是快速總結體系化的知識,促進人們的認知升級;另一個核是快速推進轉化,成就企業和個人的行為改善,而思維訓練就是中間的橋梁。
現在,我們在以更大的力度推廣德博諾思維訓練,研討班、工作坊,全面開花。越分享,越觸動,越思考,越快樂,越精進。
從課程到事業,從事業到使命,培訓在升級,個人和企業的需求在升級,思維在升級,我們也要升級。設計出新業態,嘗試新應用,例如會議引導、項目孵化、微咨詢、微創新等等。而對于我們自己,不再是培訓師,而是教練、引導者、參謀,所以自己必須要多實踐應用,才能不斷提升;必須開拓視野,橫向跨界,嫁接平臺,成為項目生態中的一環,才能不斷輸出有力量的內容和工具。
01
思考琦Scotch:
經過那么多場次的思維培訓,想特別請您給我們談談德博諾思維工具是如何改善個人和企業思考的質量的?
王瓊Joanna:
德博諾思維工具的力量是簡單、根本、實用、深入。
有一次我上六帽課程,課間一個學員跑來向我訴苦,說她和婆婆住不到一起。我先啟發她:“咱們想想看,你和婆婆一起住有什么黃帽價值?” 她直接就回答:“沒有”。哦,我想,要先和她平行思考,于是我換了個問法:“那你說說看,和婆婆一起住有什么黑帽吧。”她列了一大堆。接著我又提醒她:“吐完槽了,現在說說吧,和婆婆一起住有什么黃帽?”她堅持說:“沒有!”稍微停頓了一會兒,她反將我一軍:“要不然你幫我想一條?”“行啊!”我說:“你看啊,婆婆和你住,家里始終有人給你收快遞,方便又安全,這算嗎?”她說,“算一條吧。”結果,我們一起思考,想出一條黃帽子,就劃掉一條黑帽子。最后,一個最能打動她的價值是:“媽媽要給孩子做榜樣呀,更好地和他人相處;同時還鍛煉自己的忍耐力!”后來,她一直和我保持聯系,她告訴我,這個黃帽子價值一直激勵著她,和婆婆相處的關系也慢慢地融洽起來。她的反思是:“說服自己的還是靠自己想出來的,改變自己的也是自己真想改變了,這是內驅力推動。”
所以德博諾博士說:“積極的思考是我們的的選擇。”你看,只要有機會,只要有需要,我們要做的就是賦予思考的工具,推進他們自己應用和改變。現在越來越多的都是現實焦點,現場產出,三五分鐘的思考是為了那一刻頓悟。
我還特別注重藍帽應用的力量。藍帽的核心是管控思考,高質量聚焦,超越優秀的自己,這也來自德博諾先生的一句話:Excellent But Not Enough.
例如培訓時,很多企業的同事都列出這個焦點:如何提高公司會議效率?我就幫他們聚焦:Excellent But Not Enough.先說說看,什么叫“高效”?如何定義和澄清“高效”?時間?速度?還是效果?有人說,開會時間超時,效率不高,效果更差。最后經過聚焦,有一組學員把藍帽焦點提煉為:“如何實施作戰室會議室——30分鐘達成共識?”以后,只要有重大事情,大家就匯集到作戰會議室里,把會議主題聚焦在能在單位時間獲得產出的方向上,效果是達成大比例一致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共識,時間一共30分鐘。后來在實踐中,大家普遍反映會議開得更高效了。其他一些學員也有將會議聚焦在:“足尖上的會議——站立會議法”、“三好會議——好主持、好流程、好輸出”、“三有會議——有一個焦點、有明確程序、有具體方案”,等等,都在實踐著德博諾先生對六帽的設計:“將無休止的辯論轉變為有意義的建設性探討”。
還有一個學員剛開始的焦點是:如何辦好一場年會?我就幫助他聚焦自己應該做什么?聚焦思考這個問題對公司領導的價值?結果,他的焦點改進為:如何用零費用辦好年會?領導當然很滿意。
有一個媽媽剛開始的藍帽焦點是:如何讓兒子聽我的話?我就幫她思考,想讓別人改變,自己首先如何為孩子改變?結果她的焦點就改進為:如何讓我聽兒子的話?
其實每個帽子,我都看到了訓練后人們有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出。有一次我讓一個認證的候選老師用黃帽思考六帽課程的價值,她建立了的價值主張是:從I think到We think(從我認為,到我們認為的共識)。我聽了,拍案叫絕。
01
思考琦Scotch:
德博諾博士被稱為“世界創新思維之父”。關于創新,德博諾思維有什么獨到之處?
王瓊Joanna:
我想從《六頂思考帽》、《水平思考》中和《嚴肅的創造力》三本書中的精髓分別來談。
首先,《六頂思考帽》對創新思維的貢獻是:延遲判斷,平行思考。延遲是重要的人格力量。德博諾思維賦予我們用系統性思考先探索更多的新方向和新可能,再進行決斷,而不是一有建議就互相批判,用過去的經驗判斷未來。
《水平思考》是綠帽的延伸,它對創新思維的啟發是:嚴肅的創造力。又要創造,還要嚴肅,這不矛盾嗎?德博諾先生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樂手,身邊放了一把小提琴,可是手腳被繩索捆住了。怎樣做讓這個人能拉小提琴呢?有人說給趕快松綁呀,自由了不就可以拉了嗎!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一說到樂手,就一定會拉小提琴的樂手嗎?德博諾博士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說明,判斷先行的思考是本能和常態。然而,就算賦予自由,要是沒有能力,這個樂手還是不一定會拉小提琴。因此,嚴肅的創造力體現在,創造需要能力,不僅僅是賦予自由。而創新能力需要學習,需要創建環境,提供方法,創新思維不是胡亂發散,而是重視創新的每一個環節,重視收獲,用創造性規范工具形成思維的工作語言,激發個人和團隊的能力。
很多學員幫我們總結出德博諾創新思維的獨到之處和力量:它能帶來希望,不論多難,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想出辦法;只要有思考的方法,就能思考出更好的做法。不過,朝一個方向看得再遠,也未必能看到新的方向。所以要拓展新方向,要攔住老路,探索岔路;攔住主路,拓展活路;攔住舊路,尋找新路。這樣,大家既學會了創新工具,又能形成創新態度,還能帶走創新收獲。很多次培訓結束時,我們的學員都感嘆:“Yes, 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真的皆有可能呀!”這和剛開始上課時的態度:“是啊,沒否認啊,是有可能啊,那又怎么樣的”表情截然不同。課前,他們是talk the talk——嘴皮子創新,下課時他們是walk the talk——去踐行創新,帶著質疑來,帶著希望和改變走,這是讓我最欣慰的地方。
01
思考琦Scotch:
德博諾思維訓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依然在直播中,我們將為此而共同努力。作為德博諾思維訓練在中國的首席講師,對來到我們殿堂里的小伙伴,您想說些什么?
王瓊Joanna:
歡迎來到德博諾思考者的殿堂,謝謝你們愿意了解和學習思維。
吃飯有工具,運動有工具,探險有工具,那么,思考有工具嗎?
德博諾博士開發了系統化的思考工具,助力個人和團隊提升思考的質量,推動思維教育在全球的發展。
德博諾思維工具的智慧可以互相補充,力量不斷疊加,從廣度和深度上充分的探索。從思考肌肉的訓練,再到洞察力的提升,希望帶領你超越優秀的自己。未來已來,確定的是不確定,不變的是改變,而我們能夠賦予自己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就是——思考的能力。你準備好了嗎?
講師介紹
王 瓊
Joanna Wang
六頂思考帽?、水平思考、課程認證導師 首席講師
感知的力量、簡化、會議聚焦引導
課程認證講師
工作背景
1995年開始從事企業培訓工作, 歷年來:
·主持過2000多場次企業專題研討培訓
·為80多家跨國公司和國內企業進行培訓
·培訓學員達60,000人次
培訓中,她善于運用豐富的案例,讓學員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她非常注重和學員的互動,能夠靈活地駕馭現場的情況,尤其是回答學員的問題。她以高度專業的標準要求自己,將知識性、趣味性、應用性融入到培訓中。她的特長是:激發參與度,提供有益的反饋,以教練的方式將行動學習兼容并蓄。她的課程非常有趣、有激情、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