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中說:
如果你有一個期望,長年揮之不去,而且需要別人來滿足,這個期望就是妄念。
妄念是自己難以發現的一種毛病,它最大的特點是我執。
妄念輕的人,會感覺有妄念,妄念重的人,眾生附體,會不斷地縱容心中的執,傷害別人的身體,貶低別人的人格,無視別人的感受,直到最后把自己弄傷、弄殘,弄成孤家寡人,大惡人一個,神經病一枚。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道不盡的家國仇恨,說不完的兄弟深情,言不了的郎情妾意。
情圣段正淳,見一個愛一個,談不上風流薄幸 ,他倒似真心實意地愛著那些女人,究其多情又癡情的背后,其實是暗藏心中的占有欲作祟,是妄念的驅使。
他一生惹下不少的風流債,日子也是過得亂糟糟:
原配妻子背叛他,情人們中,有用劍射他的,有用口咬他的,有用刀砍他的,甚至還有人想將他弄死后,把他當花肥的。
他這一生,羅衣蕩漾紅塵中,為情而生,亦為情而死,可悲可嘆。
段正淳是一個癡者,也是一個“執”者,他追求他所要的,但他并不能好好享受他所追求到的,他用前半生“追”,用后半生“逃”。
如果,他能在他的前半生放下心中妄念,放下對她者的貪婪,也不至于后半生在逃避的痛苦中挪移、碾轉。
段正淳對情,貪、嗔、癡,是妄念,但他不是《天龍八部》中,妄念的最執者,最執者非姑蘇慕容家族莫屬也。
慕容復,生于太湖邊的燕子塢,擁有高貴的慕容家族皇家血統,出生時,鮮卑云散,族人飄零,先祖的偉業,在歷史長河中,早已成百年往事,而他仍然可以錦衣玉食,是個令人艷羨的公子爺。
他的父親慕容博一心想復國,為了國家大事,沒有什么手段是不可用的,他給自己的兒子單名一個復,可見,慕容復不僅僅是慕容復,他是整個家族“復興大燕”的夢想和希望。
大燕已經亡國六百多年了,但,慕容博為了復興大夢,他成功導演了“雁門關大戰”,這是一場持續時間三十多年,波及范圍特別廣,(吐蕃、大理、大宋、大遼等大國都沒能幸免)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戰爭,這場戰爭,他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坑了。
(十一世紀的最佳導演耶。)
對于慕容家族來說,復興大燕是夢想,是理想,是立足于塵世的精神支柱,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六百多年已經過去了,慕容博,仍在努力。
他,我執到了最高境界,也將我執融進了慕容家的血液里。
對于慕容復來說,有些事情,時間長了,也就成了錯覺;有些錯覺,時間長了,反復提醒,反復確認,也就成了事實,反正腦子不夠用了,已經被事實填滿了······
復國。
復國!
多少次,他也想和表妹,做一對神仙眷侶。
但是,復國,卻像一把達摩克利斯利劍,懸于自己的頭頂,像鐮刀,切割他的靈魂,像法杖,鞭笞他前行。
他,努力地克制自己,甚至壓抑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的需求。
冷傲、陰鷙、狹隘、近乎自虐。
為了復國,慕容復內心也備受煎熬,也不敢一絲懈怠。
他,放下身段,籠絡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群雄,卻被小和尚虛竹,占盡風騷;
為破蘇星河的珍瓏棋局,心神頓失,險些走火入魔,差點喪命;
少室山與丁春秋、游坦之合擊喬峰,卻被段譽的六脈神劍打得帽子被削,長發四散,狼狽不堪,后又被喬峰如老鷹捉小雞一樣,提到半空后被摔出七八丈,顏面掃地。
正要拔劍自殺,他那失蹤了幾十年,詐死的老爹,突然跳出來質問他:
“你有兒子沒有?”
然后是長篇大論的光宗復國大道理,嘛哩嘛哩哄地對他連番轟炸,嚇得他,死都不敢了。
慕容復不得不在復國的道路上,一直走到黑。
妄念越強烈,行動就越瘋狂。
為了復國大業,他越來不像自己了,那個曾經“身穿淡黃輕紗,腰懸長劍,飄然而來,面目俊美,瀟灑閑雅”的慕容復再也找不到了,為達目的,他不惜手刃兄弟包不同,拜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為義父,甚至連自己的舅媽都要殺掉。
最后,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時時將“朕”掛在嘴上的瘋子。
妄念每個人都有。
妄念一旦扎根進骨子,人就會執意于自己的妄念,也相信自己一定是對的,然后,不斷地去尋找理由,說服自己堅持,強化自己去冒險,激勵自己去實踐,不但,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還希望別人覺得他都是對的。
慕容復如此。
段正淳如此,《天龍八部》中的其他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段延慶為奪皇位,壞事做絕;玄慈方丈,為了確保自己的清譽,犧牲葉二娘,而葉二娘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偷,淪為以偷別人的孩子為樂的四大惡人之一·······
所以,新版的中的王語嫣沒有和段譽去大理,而是選擇留在表哥慕容復身邊,就不難理解了。
心生妄念,一切成空。
魯迅說,斬絕妄念,文明乃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