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周4.1】東方古老的時間管理智慧
易效能的創(chuàng)立的源頭思想:
一、所謂“道法自然”
?我國歷法大約可以分成3種:太陽歷、太陰歷和陰陽歷。
?其中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漢族歷法《太初歷》具有非常的價值,因為它是第一個把二十四節(jié)氣收錄了的歷法,而且它還定了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還首次記錄了五星運行的周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在問世之后,一共使用了188年。
而它收錄的二十四節(jié)氣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在使用,二十四節(jié)氣是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也是通過觀察太陽的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guī)律的知識體系。
二、所謂“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運用場景,在一天24小時、十二時辰里,我們時間管理的方法是順應天時,應日升月落規(guī)范自己的作息;
??我國古代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研究出《易經》智慧,《易經》一共六十四卦,其中第一卦為“乾卦”,乾代表“天”,也代表父親,它不同的卦象指代了人在不同時期所處的境況和應該順應天時所采取相應的行動
??在一生的時間管理維度,我們就要知道自己當下所處的階段,年輕在“潛龍勿用”時就要低調積攢實力,當到了“亢龍有悔”時就要注意保持心態(tài),順應天道,注意放手。
三、所謂“活在當下”
??現代人很多都活得很焦慮,因為他們不愿意接受時間的時效性,昨天已過去,他們放不下,明天還未到來,他們很期待或者很煩惱,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自有那時的煩憂,但正是這抓不住的昨天和明天干擾了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看不清,也不重視自己明明可以掌握的今天和當下的時光。
??當令坐著空談空想不做當做之事:春天不種,那么秋天就沒得收,到了冬天就會挨餓受凍。想想古人遵循自然節(jié)律是為了保命生存,今人難道不是一樣嗎?不活在當下在該睡的時候睡,熬夜一樣等于慢性自殺。
???活在當下既是禪語,又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時間管理態(tài)度。
四、所謂“高能要事”
??西方的“要事優(yōu)先”,還是古人的“輕重緩急”,它們所蘊含的都是單一的時間管理概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經過大量的研究實踐,提出“高能要事”這個雙重意義的時間管理理念,即:我們不光要先做重要的事,為了確保要事的完成效果,我們還應該在高精力的時候,在好的時間段里做重要的事。
高精力做重要事,低精力做當下可以做的事。
??情境管理是時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知道在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在什么環(huán)境可以做什么事非常重要,分清輕重緩急,不會本末倒置,做到高能要事,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時間管理技能!
五、所謂“張弛有道”
??科學正確的時間管理技術就是遵自然規(guī)律休養(yǎng)生息,按情境即“天時地利人和”的法則來管理事務,行天人合一哲學理念,運用中國古代經久不衰的經典智慧來管理工作與生活。
?“易效能”這三個字其實就暗合 天時 地利 人和的寓意:
?在生活上,遵“天時”的規(guī)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培養(yǎng)與自然同頻的生活方式,講究慢節(jié)奏,用時間來與夫妻家人朋友相互溫存。
在做事情上,保持嚴謹不失靈活,進行情境管理,以高能要事為行動準則,強調的是高效,減少工作時間提高工作質量。在人生的維度,累積人生勢能,強調的時專注、優(yōu)勢、聚焦。
? ? ? ? ? ? ? ? 來自葉武濱《時間管理進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