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寫法和1不一樣,是以讀者來信,尹建莉老師回信,一來一回的來信內容,來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的育兒方面的困惑與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很值得一讀再讀。
本書的主旨是要用愛與自由來養育孩子。同時也指出這種愛,不是溺愛,愛和溺愛是兩件相反的事?!盁o為而治”,無為,不是不作為,實際上是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放羊式的教育,給孩子自由和選擇。
作者說,希望讀者通過看她的目錄就能知道方法。通過目錄,確實是一目了然,我只選擇了幾個有針對性的章節細看。
1.孩子吃飯太慢怎么辦?
吃飯慢有先天和后天的原因,先天無法改變,后天有可能是因為家人嘮叨,管教過度所致,給孩子貼上“吃飯慢”的標簽,孩子怎么會吃得快呢?
2.孩子過分“懂事”并不是好事。
孩子表面的“懂事”不過是討好,以自己的憋屈來迎合別人。給孩子愛和自由,允許孩子慢點長大,給自己靜待花開的時間。
3.如何拒絕別人打聽孩子的考試成績?
教孩子回答:“這是我的隱私,不能告訴你?!比绻龅接惨穯柕娜?,讓孩子反問:“叔叔阿姨,今年賺了多少錢,有多少存款,你告訴我你的成績,我就告訴你我的!”這兩個辦法真是太妙了!
4.二胎家庭子女間關系不好?
也許只是我們家長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導致誤會了。要用正面,善良的眼光看待。別動不動就說打弟弟打妹妹,有可能是他們玩的一種方式,也有可能是沒注意碰到了,孩子間的“打”能有多用力?
5.孩子的啟蒙
多接觸閱讀和大自然,經典誦讀越早越好,家長如果能陪同就更好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如果古詩文不能理解也沒關系,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6.性教育
父母要做到兩個方面:不要把孩子隨便交給別人,即使是親戚朋友也不行;還要教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如何自救。
7.感統失調,自閉,多動癥這些都是家長們過于焦慮符合了某些人的經濟利益而引發出來的一系列名稱。他們只是和普通小朋友表現不一樣而已,并不是什么大毛病。沒必要帶孩子去測智商,也沒必要矯正左撇子。
8.要“即時滿足”,不要“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和哭聲免疫法一樣,是家長利用強勢地位欺負孩子的一種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