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決定孩子長大后的樣子
騰躍校長社區
受騰躍校長社區邀請,《教子有方——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一書作者、家庭教育專家呂福生校長在騰躍校長社區開展“教子有方——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八原則”系列分享。
本期,騰躍校長社區帶來呂福生“教子有方——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系列講座第一講精編稿,一起來聊聊,孩子天差地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孩子天生都是最好的。孩子天生愿意學習,愿意探究未知世界;孩子天生愿意做事,愿意運用自己的身體;孩子天生愿意幫助別人、同情別人,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宇宙法則、自然法則。因為如果不是這樣,人類早就在億萬年的地球生物演化史上被淘汰了,或者至今與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無異,就不會成為統治地球的萬物之靈。
孩子天生都是最好的!這事所有父母必須首先確立的觀念。認識不到這一點,就總想著改變孩子,而不是改變自己,這就無法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就像我們養花兒養魚,如果花兒病了,魚病了,我們會怨花兒不好還是怨魚不好?當然都會怨自己不好。教育孩子也是同樣道理。孩子的教育由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方面構成,但家庭教育具有決定性作用。因為遍觀整個中國,孩子面臨的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在本質上都是相似的,但孩子的未來卻會有天差地別。這天地般的差別,都源于孩子受到了什么樣的家庭教育。
既然如此,就一定要搞好我們的家庭教育。那么,問題就來了,到底怎樣才能搞好家庭教育?要想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就要搞清楚“人”是什么。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而孩子首先是人。搞不清人的本質,所有的教育就都會流于表面,并且無的放矢。
那么,與同為碳基生物的其他動物相比,人的本質是什么?人的本質,也就是人與其他動物最根本的區別是人有精神。正是這個精神,把人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而每個人精神發育水平的高地完善與否,又決定了每個人為什么會有如此的天差地別。那么,繼續往下問,人的精神是什么?
人的精神是由理性、情感和意志這三個方面組成的。
01 理性
理性是指人對世間萬事萬物的規律的認識。情感是指人對于外部事物產生的一種主觀心理反應。意志不是意志力,可以基本上理解成“意愿”。
理性分為低級理性和高級理性。高級理性是對世界根本大道的哲學認知。如老子在對世界的認知中說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低級理性可以理解成科學理性,直接表現為一個人的智力。在兒童的理性教育中,主要是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智力,并進而為長大之后追求高級理性打下基礎。
很多家長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好成績首先要從好智力當中來。
智力是由好奇心、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這六個要素組成。而在這六個方面,好奇心和想象力又起著基礎而關鍵的作用。
好奇心是智力之源。
好奇心是指一個人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的愿望和熱情。在很多家長看來,好奇心是天性,它與智力無關,更有家長將與學習之外的孩子的好奇心看成是不務正業。兒童所有的智力發展都來自于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并且這個好奇心是推動一個人一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為正是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探索未知世界,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發展思考力、記憶力、觀察力等等。如果好奇心消失了,在之后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就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倦。因為他不對未知的事物感興趣,那么他就很難取得優異的成績。
好奇心是怎樣被傷害的?
孩子很小的時候有十萬個為什么。剛開始家長會耐心解答,久而久之就常以“你以后就知道了”來搪塞過去;等到上小學,孩子再問,老師就會說不要擾亂課堂紀律;等到初中,孩子再問,老師就會說:“天天都在胡想些什么啊,不知道寫作業復習啊”。于是,孩子就再也不會了,好奇心受到了傷害。
孩子的很多行為,特別是那些看起來有些調皮搗蛋的行為,大部分都是好奇心使然。然而很多時候,家長把這些行為視為胡鬧,并且予以制止,這就是在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家長的著急、包辦、強制等做法也都會傷害孩子的好奇心。
想象力是智力之翼。
想象力是指在已有的形象和事物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形象和事物的能力。只有具備豐富想象力的孩子,才會天馬行空、思維開闊,才會守正出奇、創新創造!
孩子在童年時期能夠空天馬行空地想象,成年之后才可能不拘一格地創造。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能發展到什么程度,都取決于他的創造力。而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才會有無窮的創造力。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早已不是千年不變的農耕時代,后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沒有創造力就沒有一切。因而,孩子想象力的保護和培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的統一答案會傷害孩子的想象力,著急、包辦、強制等做法會傷害孩子的想象力,缺少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也會傷害孩子的想象力......
思維是智力之本。
思維力是指一個人對事物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等進而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但我們現在對孩子思維力的培養,基本上只是通過數理化的學習培養孩子的數理邏輯思維力。這種思維力,并不能讓孩子們在進入社會之后建功立業。特別是如果今后不從事這類專業,巨量的時間就都白白花費了。
一個人只有具備對現實世界、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進行正確思辨的能力,才能不被紛繁虛幻的表象所迷惑,才能探究出本質和規律,做出正確的行動;才能不人云亦云,不被洗腦;才能擁有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才能成為一個精神人格健全的人。
在現代社會,具有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的人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腦筋急轉彎不是創造性思維或者發散性思維。腦筋急轉彎是一種小偷思維、取巧思維、強盜思維。真正的發散性創造性思維是以嚴謹的邏輯做根基,以豐富的想象力做翅膀的高級思維力,看似天馬行空、離經叛道,實則精準縝密,守正出奇。
我們的教育忽視好奇心與想象力,統一答案,不允許質疑和發散,把孩子的頭腦當成了硬盤,思維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好奇心、想象力、思維力的良好發展,又會極大地甚至是決定了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的發展。而這些因素,又都是決定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績的基礎性因素,決定性力量。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績好,今后能夠工作好,那就全面呵護好孩子智力構成的諸要素吧。最重要的是好奇心與想象力。好奇心與想象力與童年相伴,與童心相伴。童年時期得不到很好的保護,長大之后就會隨風飄散。
02 情感
情感也分為兩個層次:本能情感和審美情感。本能情感是指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恩怨;審美情感,是人美麗而豐富的心靈,是從動物性快感到人類美感的飛躍,是從感官愉悅到精神快樂的飛躍,是廣義上人的審美能力。
很多行業本身就屬于審美領域,比如音樂、舞蹈、繪畫、攝影、建筑設計、美術設計等等。如果孩子審美能力不行,那么就不能在這些行業做出成績。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本能情感,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情商。這種情商,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感知到別人的喜怒哀樂、悲歡恩怨。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各個領域,這種準確感知和把握別人情感的能力,都會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到重大作用。比如小米手機,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內異軍突起,首先就是準確抓住了社會上的“屌絲”心理。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參加琴棋書畫培訓班,以為這會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然而,很多家長讓孩子練習琴棋書畫的目的是為了考級加分或者讓孩子多一份炫耀的本事,這就成了孩子的一項任務,孩子在其中并不能體會到美。這就不是審美教育。還有,缺少與大自然的大量親密接觸,也會使孩子的審美能力很難提高。對于本能情感的體驗能力的傷害,則主要來自于孩子缺少與同齡伙伴的充分玩耍。
想讓孩子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出類拔萃,那就一定不能忽視孩子的情感發育。
03 意志
意志分為低級意志和高級意志。低級意志是生物性本能,包括吃飽穿暖,性的滿足等。但如果低級意志不加克制,人類就會自相殘殺,走向滅亡。因此,自然的進化使人類產生了對低級意志進行約束和規范的高級意志,這就是道德。
道德的兩個核心是正直和善良。在此基礎上,又生發出了愛、平等、尊重、尊重生命、自由等現代道德觀。
目前道德教育的最大問題是用行為規范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比如,遵紀守法是為了別讓法律制裁,團結同學是為了能吃的開,不隨地吐痰是為了別被罰款等等。這種教育,與道德無關,甚至是在毀壞孩子的道德。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轉型的社會,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是一個狂沙漫卷、亂云飛渡的混亂階段,導致金錢摧毀一切。但是這樣的亂象不會持續下去。隨著社會轉型的完成,當孩子長大的時候,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更有機會占據社會生活的各個關鍵領域,孩子的美好道德將會是他獲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理性求真,情感求美,意志求善。我們平時所說的真善美,實際上各自對應著人類精神的一個方面。
教育孩子,就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的精神能夠自由生長,自然生長。一個精神健全的孩子,一定會是一個翩翩美少年,長大了,一定是一個個優秀的個體男女。由這樣一個個優秀個體男女組成的社會,一定是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身處這樣一個社會中的個人,也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樣一個能夠讓孩子的精神——也就是理性、情感、意志——自由生長、自然生長的環境要怎樣才能建立呢?那就要遵循如下這八個原則——別著急、別包辦、別強制、要賞識、要平等、要無痕、去野外、交朋友。這八個原則,涵蓋了對一個人的自身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的全面呵護,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