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
我們與3歲多的小兒子聊天,妻子告訴他:“你知道嗎,你以前住在媽媽肚子里的,后來住不下了,就從里面出來了。”然后,小兒子問了我們一個問題:“那我是怎么進去的呢?”
對于孩子生命誕生的全過程,科學給了我們很多理性的知識。但很多時候,這些生物學范疇的知識,可能并沒有激起我們對生命創造的敬畏,甚至,還讓我們潛意識中覺得:我們是孩子生命的創造者,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者。因此,我們似乎對孩子的生命有了一定的主權,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或多或少地將我們“居高臨下的愛”,一廂情愿地砸向他們。
但可能,我們那用盡全力所愛的,并不是我們眼前的孩子,而是我們投射在孩子身上的自己,是我們內心深處那個內在的小孩,或者從根本上說,就是我們自己未被滿足的生命。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為什么是那么無知;知道得越多,我才知知道得越少!』—蘇格拉底
在孩子面前,我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和人生經驗,這很容易給我們帶來優越感,讓我們驕傲,從而難以做到真正尊重我們的孩子。我們很容易做到向領導謙卑、向客戶謙卑,甚至向朋友謙卑、向同事謙卑,但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做到向家人謙卑,尤其是向孩子謙卑。
我們總是單向地強調父母一方的付出:“我們把你生出來,給你最好的吃穿,買最好的玩具,上最好的學校,學最好的興趣班,設計了一條你人生最好的成功之路,而你,為什么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努力?”?
好像我們忘記了,兩個生命之所以相遇,并不是單向的選擇。父母的努力確實寶貴,值得稱頌。但我們真的可以驕傲得完全主宰了孩子生命的誕生和成長嗎?
『成人應該敬畏兒童』—瑪麗亞?蒙臺梭利
當我們學習了很多的親子教育理論和方法后,我們發現知識的增多,可能確實帶來了宏觀意識一定程度上的覺醒,但很多時候,我們還是陷入行為的慣性,總是無法給出真正的愛。我們知道,但還是做不到。
可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內心中的那份“驕傲”從未真正拿掉。我們潛意識中,總是會認為孩子的生命是我們給予的。我們似乎缺乏智慧去處理這種“驕傲”,這可能是由于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缺乏對孩子的敬畏,或者說,缺乏對生命創造的敬畏。
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談到:我們很多成人所擁有的只是固化的知識經驗和生活方式,而“兒童身體內含有生氣勃勃的創造沖動和積極發展的生命力”。
實際上,正是因為這種積極的生命力,孩子才能經歷生命的從無到有,在媽媽的肚子里,從幾毫米的胚胎,頑強地生長為50~60厘米的嬰兒。這種生命的創造,本身就是值得敬畏的存在。只有敬畏,才能帶來真正的智慧和改變。猶太國王所羅門在其《箴言》中寫道: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唬?:10)
最先將生命誕生與發育全過程真實地呈現給我們的,是著名的瑞典科學攝影師倫納德?尼爾森Lennart Nilsson(1922年-2017),他是一位值得被銘記的人。
上世紀60年代,他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拍攝到了著名的人體胚胎發育過程組圖,發表在1965年《Life》雜志的封面,并被2016年《時代周刊》雜志評選為人類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之一。
同年,他將這組作品匯編為照片書《 A Child is Born》出版,在超過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發售,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人們對生命的誕生產生了更多敬畏,讓世人對墮胎手術更為謹慎,也長期成為世界反墮胎宣傳的旗幟照片。
『沖破十億分之一的概率,歷盡艱辛,只為來這個世界陪你』
嬰兒生命的誕生,父母的努力,尤其是母親懷胎十月的辛苦,固然值得稱頌,需要孩子感恩。但Lennart Nilsson的作品告訴我們,從那微小的細胞開始,孩子也在不停地奔跑、努力和生長。
他們沖破那破十億分之一的概率,經歷生命的從無到有,在那狹小的空間內頑強生長,期間還隨時可能遇到周圍環境異變、羊水短缺等造成的窒息窘迫,尤其是還有各種藥物、人工墮胎帶來痛苦終結的威脅。
并且這種生命奇跡的內在活力和創造力,在孩子出生后仍然延續。他們歷盡艱辛,只為來這個世界陪你。讓我們回顧Lennart Nilsson的作品,再次感受那生命的奇跡,還有對生命創造的敬畏。
奔跑中的精子,只有足夠努力,才能最終勝出
精子在輸卵管里充滿活力地游動,55微米的它,每分鐘可游動4毫米
決定性的相遇,一對健康的夫妻,命中率也只有四分之一
2億精子中,只有一顆精子能與卵子結合
一周后,結合產生的5毫米胚胎,滑向子宮
新孕育的胚胎安全著陸,努力尋求最佳位置,并吸附在黏膜上
22天后,胚胎尚未發育成熟,但已經可以看到大腦內部
24天后第一批發育的器官之一:心臟,開始跳動
28天時,我們清晰的看到小家伙堅挺的脊背
40天時,胎盤和胚胎,被流動著生命之血的臍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已經9個星期了,此時胎兒已逐漸成形,在頭部有清晰的V字形血管,頭骨正在結合發育,同時可清晰地看到胎兒的眼睛
10個星期后,胎兒大約3厘米長,胚胎進入到了快速發育階段
11個星期時,小家伙看起來像是一個太空人,他是否期待外面的世界呢
16個星期時,他的腿已經充滿了運動的能量,開始踢媽媽的肚子
17個星期時,胎兒的眼皮已經形成并緊閉著,直到24個星期以后才會再次張開
20個星期了,他本能的吮吸著自己的手指,表達出對成長的渴望,胎兒現在的長度大約20厘米
24個星期時,我們看到小家伙安祥的表情
26個星期后,小家伙蜷曲在子宮里,這個空間對他來說似乎越來越小了
36周后,子宮現在緊包著胎兒,但他努力地等待著最后的降臨,那與父母那決定性相遇的時刻
歷經艱辛,孩子終于來到我們身邊,陪我們開啟生命中最寶貴的一段旅程
今天,讓我們回到家,帶著對生命才創造的敬畏,認真地看著孩子的眼睛,發自內心地說一聲:
『謝謝你,我愛你!』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