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各位看官,捧一片西瓜,聽小女子講個故事。你啃完了,我也就說完了。
一
因自小誤入豆瓣深處,看多了間隔年君和環游世界妞,我便心心念念覺得: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與眾不同,那為什么不能是我呢?
所以大學一入,看到AIESEC在宿舍公告欄下張貼的行軍令,我腦袋一熱,就熱到了泰國。
在這里,我不想贅述我的寄宿家庭是如何的熱情善良,我的校長是如何的大智若愚,我的學生是多么的愛我,我是在泰國如此那般的舍不得走,我就想說一件事,來遙遠地呼應我的標題:
在泰國,我說英文,教英文,看的是美劇,寫的是英語,當我的日常變成了第二外語,我想:何不考個小雅思?
我就這么一邊教著小學生詞匯,一邊練練真題。考前三天,我那比疼親兒子還疼我的校長二話不說給我準了假,于是我帶著行李前往曼谷奔赴戰場。
泰國真好啊,物價便宜,雅思報名費也便宜;
人也俊呀,口語考官的眼睛汪藍汪藍,嗓音堪比萊昂納多。“就是考個低分,這錢也沒白花呀。”我被帥考官送出門后,色瞇瞇地想。
十五天后,我正在校長辦公室吃下午茶。在順手刷新下頁面后,我就盯著那7開頭的雅思總分忘記動彈了。咦不對呀,我大作文都沒寫完呀?怎么回事,難道佛祖顯靈了?
嗯,所以說,泰國真是個好地方啊。
——唉不對,這跟我退不退學有什么關系呢?
二
要出國讀書的小伙伴都知道,申請材料隨你千奇百怪,有一點鐵板釘釘:語言成績。
所以回國后一年,我盯上一個國家公派的本科交換項目,當機立斷整理了材料遞了上去,成了當時一同前去加拿大交換的最小學齡生。
在審批等待階段,某次與學姐們聚餐,被問及交換期間有何計劃時,我搖搖頭,道:“沒啥,就談一場一定會分手的戀愛吧。”
此語擲地有聲,驚呆數人,學姐們的筷子都被抖到地上。
看了十幾年言情,旅人在異地找到真愛這樣的橋段,從《還珠格格》到《傲慢與偏見》,從《老友記》到《紅樓夢》,被說爛了也不影響我自小“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情懷,何況這次我是“將至”呢?
沒成想,我竟說對了一半。
三
那天周五,固定的方塊舞(Square Dance,也可翻譯成廣場舞)俱樂部活動時間,我的住宿家庭邀請他和姑娘們一起去跳舞。聽說會有個男生來,我問得很直接:“帥嗎?”“帥。”“高嗎?”“高。”“會中文嗎?”“應該不會。”還沒問完就有人敲門。
來人是他。
與女主人好久不見,兩人就在玄關處閑聊了一小會兒。我坐在餐椅上,聽著他低沉的笑意,揣摩他頭發和皮膚的顏色。等終于踱進來,他便很自然與我握手致意。作為生平第一次和平輩握手的姑娘,我有些手足無措,至今清楚地記得自己用錯了一處語法。
很久很久后的某一天,當我們聊到第一次相見,我很郁卒地說起自己那個語法錯誤時,他笑瞇瞇說,他對那一天唯一的印象是:這個女孩真漂亮。
但所謂種因必得果,福禍必相依。我們玩鬧了一整個學期,面對我的歸國,都不由得沉默下來。
幾個問題擺在眼前,我們不得不思考:
我的學業還有一半,那異地戀最少也要一兩年,等不等?
大學畢業后,是他來中國還是我去美洲,去不去?
如果某方父母不同意,爭不爭?
我曾經的誑語說對了一半,我是戀愛了,但分手卻遙遙無期。
在幾次討論后,我們點點頭,做好了有著12小時時差、語言不完全通、WIFI或有故障的異地準備。
但接著,我卻退學了。
四
你有沒有想過,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讀大學前,我幾乎沒考出過班里前三,因為我周邊所有人都在拼,那不進則退,我也得努力;
讀了大學后,因為專業關系,很多人都想著創業,那我也要做,所以我開完格子鋪開淘寶;
出國交換前,我給自己定了各種計劃:熟練掌握這個什么軟件,好好研究那個什么培訓,最好回來再考個計算機二級,刷刷上學期沒考好的思修與概率論;沒啥,因為別人都這么做。
我做了很多很多事情,我覺得那是對的,因為我知道大部分努力的人都在這么做。我做得頭暈眼花,熬夜奮斗,拿到證書就像新技能get,短暫的成就感后又馬不停蹄向下一個目標駛去。
但我完完全全忘了,古人常說要“死得其所”,我卻連活著要什么都忘了。
你說,何謂“其所”?
——知道自己想要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說那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名姓,我翅膀毛沒長齊的時候,每讀到此,腦海里閃過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走向枯萎。那么年輕,那么朝氣,若是活著,便有無數的可能。我為他們哀嘆抹淚,卻忘記想:若是站在他們的那時那刻,他們的“其所”,卻不是此身,而是此國。為國捐軀,死得其所!我們該熱淚盈眶啊,該擊缶贊歌啊!
死得其所,活卻為何不得其所?我到底有沒有想過,我最想要的是什么?
不怕你笑話,我想有一份有趣的工作,有個人愛著,然后最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起碼,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吧?
五
我在中國大學讀了三年,熬夜苦讀過,創業成功過,實習收獲過,在把大學該做的似乎都嘗試了一遍后,我問自己:
——你愿意再等一年,拿你的學位證,考你的GMAT,申請研究生,去加拿大繼續讀下去,還是拋棄你在這里所獲得的一切,去另一個陌生國度擁抱愛人,重新開始?
我選擇了后者。
在這里,我想再一次感謝我的父母,作為獨生女,我知道這個決定對我父母而言是多么艱難。我也感謝男朋友的父母,關于我的退學與轉學,他們幫我出謀劃策,微笑著對我說“沒關系,他回來了,你也回來,把我們這兒當自己家。”
我知道你也會問:
——你確定是真愛?要是以后分手了怎么辦?
王家衛在《東邪西毒》里借歐陽峰的口說:“小時候,總想知道沙漠那邊是什么。走過去,才知道沙漠那邊,還是沙漠。”
但不跑到沙漠的那邊去看一眼,又怎知對面是沙漠還是綠洲,你說對吧?
(“說人話。”“哦,我努力努力,實在不行就再找一個唄。”)
是,這一路有莫測與艱辛。就像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加拿大只身迷路、身無分文、手機沒電、舉目無親時的無措;不會忘記開個淘寶被差評顧客諷刺威脅,因為惡意評價,店鋪營業額跌到谷底時的的心酸;不會忘記實習時一篇文章因不符合上司要求,期末考前夜反反復復修改到凌晨三點的淚水。
而如今我依然在一座座沙漠中行走,滿懷感激。用那句夸張的話講:“如今把我放到任何國家,任何陌生的環境我都能生存。”僅憑這點,我便受益終身。
世界很大,青春不長。我或許走得很慢,但真的一點兒也不想停。
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