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的名字就如同它的經歷一樣,神秘而悠遠,這就是樓蘭古國。它從世人的眼中消失了多年,卻在一個多世紀前戲劇性地再現在世人的面前。
樓蘭古國這座古城,是西方的探險家首先發現的。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西方的探險家來到了亞洲中部、沉寂了一千多年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00年,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和同伴第二次到這里。
他們艱難地走到羅布泊北岸,準備在附近挖掘淡水,發現鏟子丟了,隨行的向導艾爾迪克返回去尋找。不要在半路遇到了大沙暴,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狂風過后,一座由泥塔、房屋組成的古城奇跡般地展現在了他們面前。
斯文·赫定無比的興奮,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古城遺址的挖掘和探索,希望能從遺跡和文物中再現昔日的繁華。根據挖掘出來的怯盧文簡牘上的“kroraina”字樣,斯文·赫定推斷這座古城原名可能就是“樓蘭”。
繼斯文·赫定之后,各國的探險家紛至沓來,其中包括英國的斯坦因、美國人亨廷頓、日本人桔瑞超等。這幫來自國外的探險家,在中國的土地上瘋狂地探索挖掘,發現并帶走了大量的古文物。
斯文·赫定等人挖掘出來的古文物有木雕、浮雕、上漆家具、青銅藝術品、精美的女士繡鞋,以及在距離樓蘭遺址十英里的地方發現的古代墓葬中出土的各種隨葬器皿和精美華貴、色彩艷麗的絲毛織物。這些文物品明顯帶有漢代風格和中西方交往的痕跡。
據史書上的記載,那時的樓蘭是羅布泊綠洲上的一個王國。隨著漢朝統治的介入和絲綢之路的開辟,是南來北往商家的必經之地,流動著前來交易的各國的錢幣、織綿、香料、琉璃等等,真是一派商旅云集,經濟繁榮的富足景象。
公元前77年,漢昭帝為了加強對樓蘭的統治,彭大將軍殺死了樓蘭國王,并立國王的弟弟為新國王,改國名為鄯善,漢朝也開始派兵在此駐扎戍邊。東漢時期,日趨強盛的鄯善國日趨強盛,吞并了一些小國,成為包括原樓蘭國在內的一個大國。
但到了東晉后期,中原地區群雄爭權,戰亂連綿,朝廷無暇顧及對西域地區的統治,樓蘭也漸漸與朝廷失去了聯系。到了唐代,再次出現在關于樓蘭戰事的記錄時,樓蘭已被描述為,變成一片荒漠了!著名的玄奘和尚在大唐西域記中,也將樓蘭形容為“城郭巍然,人煙斷絕”了。
這個昔日繁華的古城的消逝令人悵然,但是由于近代中國的戰亂一如東晉時的混亂,使得西方的一些所謂的探險家(其實就是盜墓賊嘛),得以乘虛而入,挖掘并盜走了中國的大量文物。這是不是讓人更加的心痛和惋惜呢?
本文由“洞明史今”發布,2017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