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超滿的第235篇原創
我在演講教學的過程中,有不少學員和我說,老師,我覺得自己演講的時候沒什么好講的,我的人生太普通平凡了,沒有故事。
我曾經也有類似的感覺,聽那些有傳播力的故事要么跌宕起伏,要么蕩氣回腸,要么驚心動魄,要么催人淚下,想想自己的經歷過于普通,都不好意思開口講自己。
而我今天想表達的是,大部分人的經歷看似普通而平凡,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在朝九晚五的過程中,你遇見的每一個人,你內心發生的變化,你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每天的生活看似單調重復機械,但每天感受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好的故事素材庫,就來源于自己每天的生活。
你所過的每一天,就充滿了很多故事。
比如,曾經我看過一部古裝電視劇,每集電視劇平均時長40分鐘,我周末一口氣連續花了十幾個小時從第1集快進到了56集。
花了那么長的時間在電視劇上,心里隱隱有點懊惱,給自己訂的計劃和目標沒有完成,計劃讀的書沒讀,計劃寫的文章沒寫,計劃的運動沒去。
我不算特別的自律,雖然我渴望自律,有時候覺得自己成長不夠快,有時候又焦慮,有時候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
但,追劇給我帶來了不少意外的收獲:
1、我知道了自己會被電視中哪種情節所吸引,我相信也正是這種情節吸引著大部分觀眾消耗他們的注意力。
比如,看某電視劇,我特別想知道男女主角(三角戀或多角戀中)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究竟誰選擇誰,我就是無形當中被電視劇中所創造出來的情感線緊緊牽引著。
我的內心希望美好的結局終歸屬于我期待的兩位男一號和女一號,對于女二號與男一號的劇情我提不起太大的興趣,不斷地快進,我總想找到男一號和女一號有關的情節,但偏偏女二號時不時會跳出來制造麻煩。
人的潛意識當中對待某件事或某種事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和認知,一昧地和觀眾或聽眾講道理,妄圖扭轉人大腦中的固有認知有難度,不如去講一個新的案例或故事。
2、如果是劇中的角色,我會做出如何的選擇和決策?
在劇情中懸而未解的問題、沖突多數跟當事人的性格有關,比如優柔寡斷、容易糾結、容易情緒化沖動有很大的關系。
3、如果我是編劇或導演,我如何來編排故事?
有些角色的設置是多余的,有些劇集只是為了湊數量,完全可以去掉。
……
我認為有吸引力的電視劇或電影,或多或少會穿插著讓人覺得揪心、糾結、迷亂復雜的情感戲。
情感的力量不僅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故事當中永恒的主題。
情感有很多種,親情(包括母子、父子、兄弟姐妹等),愛情(單角戀、三角戀、多角戀)、上下級的關系。
演講最終影響人心還是情感的力量。
如何才能講出好故事?
1、善用肢體語言。
肢體動作可以配合故事的內容,通過肢體動作的變化可以模擬出不同的具體形象。
你的面部表情、眼神可以傳達感情。當你和大家說,“今天很高興站在這里和大家分享”,那你就應該微笑,以喜悅的表情去說話,如果臉部緊繃,眉頭緊鎖,如何能觀眾感受到開心?
但身體語言無需過于刻意,太刻意就有太刻意的痕跡,讓觀眾感覺不夠自然和真實,有的時候,你的身體語言就隨著你的情感和思想自由伸展,因此渾然天成。
2、讓人們看到、聽到、聞到、嘗到故事,充分調動起觀眾的各種感官體驗。
看到:用手勢和身體筆劃出你要描述的形象。
例如,描述一個穿著前衛的人,就可以有以下的描述,穿的牛仔褲在膝蓋處有兩個大洞(把手放在褲子的膝蓋處),穿戴著兩個金色的圓耳環,有拳頭那么大(彎曲半卷起來的手放在耳垂旁)。
聽到:和聲音有關,可以去模仿聲音,如果無法模仿惟妙惟肖,那就可以提到,也能喚醒聽眾的聯想和記憶。
例如,如果無法表演出蜜蜂飛舞的聲音,那就可以說“嗡嗡嗡”。
聞到:讓聽眾去想象一種味道,或者如有必要,現場提前布置香薰等有關的氣味。不是可以制造味道,讓觀眾聞到,也必須和演講主題有關。
嘗到:主要通過語言的描述,讓觀眾產生生理上的反應。
例如,描述“楊梅”,輕輕咬一口,甘甜的汁水就大口大口滲到牙縫里并逐漸填滿整個口腔。
3、講具象的細節。
描述“一個人很愛干凈”,說他特別愛干凈、超級愛干凈,聽眾的感受不夠深刻。
可以說,他家的地板早晚必拖一遍,沙發、窗簾、家具、床單每周都要擦洗一次,他的房子已經住了10年,但每次朋友到他家都感覺房子像新裝修一樣。
4、用沉默、語氣傳達真情實感。
合理的表達節奏和適時的停頓,讓故事更有感染力,也更能傳遞情緒。
就像一曲好聽的交響樂,有慢有快、有高有低、有輕有重、有停頓。
講故事有很多技巧和方法,關鍵是我們能把學到的方法用來實踐。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到自己的故事呢?這是很多讀者關心的核心問題。
在《故事思維》這本書中介紹了7種方法,選擇其中5種與大家分享。
1、尋找結果。
回憶過去通過努力得來特別好或者特別壞的結果,潛藏著很多事實,看看這些事情對你的行為和思想產生了哪些影響。
例如,你參加一個比賽獲得了第一名,第一名是結果,但過程付出了哪些艱辛的努力?過程就構成了故事
2、尋找過去的經驗教訓。
銘記人生中犯過的錯誤,吃過的虧,給自己帶來了哪些痛苦和危機;你現在所總結出來的方法論和原則是因為當初經歷了什么及從中學到了什么;哪些時間是人生中轉折點或里程碑。
3、尋找弱點。
談談自己的軟肋。上次哭是什么時候,笑得特別開心是什么時候,一個尷尬的瞬間。被人拒絕的體驗有哪些。上一次感受難過是什么時候。
4、尋找未來的經驗。
講自己對未來的設想、夢想、愿景等。你每天都在幻想什么?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5、尋找有效可用資源。
你身邊的人、關系的故事,家人、同事、朋友、客戶,每個人都有故事,聆聽他們的故事,走進他們的內心,他們的故事會豐富你的思維和內心。
故事是一種思維,通過講故事不僅僅可以創造自己獨特的視野,還可以打破內心的局限,甚至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