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長發,有著天然的情有獨鐘。喜歡在風中飄逸的姿態,也喜歡它像一頭馴服的小獸,貼在你的身上,安靜而乖順,我常常把頭埋進自己的頭發里,用力去嗅到藏匿于發絲間那股愛情的味道。
一
“我喜歡看你長發飛舞的樣子。”當M君這樣給我說的時候,我有著有頭烏黑及腰的長發,有時扎成一個馬尾,有時松散地披在肩上。
M有著一雙單眼皮,卻也有著深邃的意味,我想最初讓我怦然心動的便是他那與眾不同的眼神吧。
高一的那天下午課間,好朋友在樓下一遍遍叫我去看籃球比賽。我飛奔向她,不料因跑得太快,在教學樓拐角處,撞上了一個男孩,M君。我連忙笑著說對不起。大概是他正沉浸于自己MP3里的歌曲,只是愣在那里。就是在那一瞬間,我記住了那張干凈的臉,和那雙含情脈脈的眼睛。
看,就是這么俗套又隨意的相遇,就是一段故事的開端,誰又能逃得了青春的一撞呢?
后來才知道,M是隔壁班的。高一一年,我一直坐在教室后排靠窗的位置,不出教室,便可以看見陽光灑在走廊的玻璃上。無意間發現M君從我眼前走過,自此之后,一到下課,便更專注于走廊里的一舉一動。
有時課間也到走廊里,看遠處的風景,近處的樹影,看陽光落在發絲間,透出不一樣的顏色,我享受這樣的時刻。也時不時地看到離自己不到十米遠的M,偶爾和同學有說有笑,更多時候他只是靜靜地站在走廊上,帶著耳機,望向遠方,不知道他的目光會落在哪里。很多次,我回頭看去,他也正好望著我的方向,我暗自想,大概他也是留意著我的吧,如果他記得那次不太美好的“一撞”。
時光就在小心翼翼的張望中度過,每一次的目光交織,都把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一些。那年冬天的第一場雪下得讓人猝不及防,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去享受一場浪漫。那天被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的結局而悲傷不已,淚流滿面。外面的雪落在窗臺上,也落在我的心上。恰逢M路過,他定定地望著我,我也沒有躲閃,不知過了多久,我的眼前還是那雙落滿憂傷卻又有些溫暖的眼神。
隔天,我的課桌上多了一封信,幾行字跡落入眼中:若這場雪,可以化解你的憂愁,那就讓它鋪天蓋地而來,我愿是其中一片,入你心。我猜到是M君,有些硬朗的字跡,有詩情在飛揚,對這個少年有著更深的吸引和悸動。
我被這樣的場景所打動,想起《冬季戀歌》里的故事,我沉醉于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緣分,卻也無法看透青春期里最初的悸動,不敢真正開始一段故事。
二
日子就這樣靜靜地過,直至高二分班,選擇了文科,在分班名單上,看見他的名字,驚喜之外,也有些惶恐。
文理分科后,不用再背那復雜的公式,成績也提升了不少,可自己還是太過平凡。而M君卻有著大家公認的才情,接連不斷的文章被發表在校刊上,這讓我自嘆不如。
后來,班級排座位,他就坐在我的右后排,我用余光便可以看見他的影子。我們不間斷的對話也隨之多了起來,有時我也會語無倫次。一次自習課上,感覺有人在撥弄我的頭發,回頭看,是他,他緊張得收回手指,拿出在課桌上準備好的紙條,我接過,打開,上面寫著:“這是給你的詩,你能不能再為我抄寫一遍,送給我。”我低頭笑了。之后這樣的送詩、抄詩,再送詩的傳遞頻繁多了起來,耳濡目染得多了,我也會對他的詩提出一些意見,旁邊的同學都看出了我們之間的情動,我們卻只是樂在其中。
同桌A也時常取笑我們:“才子配佳人,真好,可要小心班主任那雙賊眼啊。”A是個活潑又有些叛逆的姑娘,留著一頭短發,有著特別的氣質,她卻一直羨慕我的長發,高二快結束的那段時間,不知她從哪聽來的接長發技術,便打起了我頭發的主意。她纏著我,剪幾縷頭發送給她,耐不過她的軟磨硬泡,就答應了她。誰知她下手不知輕重,把我的頭發剪下不少,看到這樣的殘局,我雖有些心疼,也只有以不久新頭發就會重新長出來安慰自己。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M君竟然比我還要心疼,他生氣之余,寫信給我說:“你為什么不愛惜自己的頭發,你不知道‘身之發膚,受之父母’,不知道‘青絲為君留嗎’……”我在心里反復感受“青絲為君留”間的意味,卻也覺得委屈。我們就因為頭發的事,鬧起了冷戰。直到放暑假,不明白他為什么對頭發有著如此深的眷戀。
即將到來的高三,讓我不安起來,媽媽一直催促我說:“高三學習繁重,不要將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快去把頭發剪短。”想起M君最后信上的話,我也賭氣似的想要一個答案,M是喜歡長發,才愛屋及烏地喜歡我這個人嗎?就這樣來到理發店,剪了短發。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我哭了。我不僅無法面對自己,也無法面對M。
像梁詠琪《短發》里的歌詞所唱:我已剪短我的發剪短了牽掛。我意識到剪短的不只是牽掛。曾經失意的時候,用頭發將心事遮掩,自我療傷;自卑的時候,手指纏繞著發絲,莫名多了些安慰;好友給我編出漂亮的麻花辮,給我增添了多少樂趣。失去后才發現,18年來的長發陪我度過青春里灰暗的日子。青春里的任性就這樣闖進一個人的世界,告訴你一個成長的秘密,也讓人懂得學會珍惜。
三
高三開學的日子還是來了。M從他新的班級來找我,我昂起頭去見他,在他看到我的那一剎那,雖然盡力克制驚訝,我還是從他眼中讀出了失望。寒暄幾句話后,便找理由匆匆逃開。回到座位,我便流了淚。
以后的日子,我沒了頭發遮掩失落,卻讓我安然地抬起了頭。我要讓他知道短發的我,一樣笑得從容,美麗。我安靜地成長著,和我那悄然長長的頭發。只是每次在路上見到他,我一臉的平靜,笑著打招呼。我已不再糾結于那個答案。他的匆匆走來,又走開,想來他也在夢想在努力著吧。
高考后,收到他的信,這一年,他也終于明白,當初讓他目光停留的東西并不只是那飄飄的長發,而是一顆飛揚過他青春時光的人。看到這用一種執念換來的成長,我釋然地笑了。
當初同桌看到我們冷戰,懊悔地把我剪下的頭發還給了我,我一直保留著,只為他那一句“青絲為君留”。畢業分別聚會結束后,我便模仿古人將發絲作為一種紀念送給了他。至此才明白“青絲為君留”有著怎樣的深情。一種相思寄予事物上,便生出了綿綿的情思來。
時光流轉,那個少年早已淡出了我的生活,如今,我還是一頭長發,也許那幾縷發絲散落在時光的某處,而青春期的愛戀如這發絲,絲絲繞心,思思入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