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聽起來讓人動心的數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當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來,判定這些數字,到底有多讓人動心!
統計數據——用數字表達的證據
有人利用它的科學性,精確性來撒謊,批判性思維的人會注意到
如下圖
不知來歷的和帶有偏見的數據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把一個結論改頭換面包裝成另一個結論
省列數據也有也是欺騙
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動人
自己寫時吸取教訓
一:不知來歷的和帶有偏見的數據
盡量找足夠多的,關于這些數據是如何采集的信息
再對這樣的數據作出反應之前,我們先要問醫生,他們是怎么得來的
統計數據往往只能基于事實的估計,有時有用,有時欺騙,
不知來歷的數據,用單純的數字,讓人肅然起敬。
二: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有三種方法來測定數據的平均值
平均數:把所有數值相加,然后總數除以相加的數值個數,
中位數:將所有數值從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間的數,
眾數:計算不同數值出現的次數,然后找出出現頻率最高的數值。
當遇到,平均值的時候,記得問一下是平均數,中位數還是眾數,選擇的平均值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全距:最小數值和最大數值之間的差距。
正態分布圖
了解全距和正態分布的一個總體好處就是這樣做會提醒你,大多數人或事并不正好符合平均值,與平均值差異極大的結果也在意料之中。
三:把一個結論改頭換面包裝成另一個結論
有些數據確實能證明一件事,而持論者往往宣稱這些數據證明了另一件性質完全不同的事,我們稱欺騙。
1先不看提供的數據,問什么樣的統計數據作為證據,在證明他的結論方面會有幫助?
2根據提供的數據,判斷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然后與作者的結論比較
四:省略數據也是欺騙
1當你遇到聽起來讓人動心的數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當心!
當只有絕對數值擺在眼前的時候,問一問百分比是不是有可能幫你做出更好的判斷?
當這個百分比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問問是不是絕對數值會豐富它們的含義。
2可能缺失掉的信息:這是和………相比較?
例如,美杜莎發膠,現在效果要好50%
問題出在和沒效果的其它產品比較,還是和它自己以前比較
五: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動人
同樣數量的風險減低,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報告,
例如用相對方式而不是絕對方式進行表述,這些不同形式可以極大影響到我們對于實際的風險降低數值的認識。
六:你自己寫時可得吸取教訓
小心對待數據的論證,你可能要從論證中專門拿出點時間來解釋這些數據是怎么產生的?數據的定義以及數據存在的局限,增加你在讀者中的可信度,禰并不是偷摸的,向他們灌輸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