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教研活動有一個普遍現象:老師的課講得很精彩,能抓住重難點,各子目自然過渡如行云流水,教學語言也繪聲繪色,課堂情景劇演得高潮四起,學生看得興高采烈,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等等。這樣的課堂教出來的學生,考試成績也一定非常優秀吧?但事實并非如此,而是相反。我們教研員就說過:“看老師的基本功很扎實,授課水平也不低,再看學生的成績,考得確實不咋地,……”
為什么老師講得很精彩,學生卻考得很糟糕?到底問題出在哪兒?應該如何解決?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學科老師進行集體探討,最終達成共識,除去生源較差這一客觀因素以外,教師課堂教學也有目前不足,具體如下:
1.課堂缺乏厚重感。
在講課中核心知識點無法拓展,沒能從中考角度進行縱橫聯系。原因在于教師學科專業素養不夠,沒有構建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不能吃透中考精神及趨勢,在授課過程中不能把握全局,高屋建瓴,也不能前瞻后顧,左顧右盼,不能把中考精神個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每一單元、每一課甚至每一個核心知識點上,導致課堂缺乏相應的深度和廣度。
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關鍵在于,老師把握學科整體知識,從中考的角度建構知識體系。教師胸有全局,才能駕馭課堂,游刃有余,學生才能訓練有素,考出好成績。
為此,老師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①研讀把握好初中六冊所有最新教材。尤其是變動較大的學科,例如,歷史教材年年都要變,老師需要好好研讀最新教材,并注意和以前教材相比,有哪些新變化,從而整體把握最新的中考精神。
②研究利用好初中全部教師參考用書,也要最新的。如今的教學參考用書就是一座寶庫,各種資源特別齊備,而且史料都具有真實性,并能夠突出當前學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在教學流程和具體方法上也很有指導性和實用性。這需要學校提供,老師們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③吃透新課標。按理說新課標應該首當其沖,之所以放在后面,是因為目前的新課標相對滯后。例如歷史學科,最新的也是2011年的實驗版,有些要求已經過時了,但大多數內容也可以適當參考。據說最新的課標今年秋天就會下來,提醒學校或者老師們要提前訂購,以供認真揣摩學習。
2.精確訓練不到位。
很多課堂過程雖然很精彩,但最后的課堂訓練這一環節要么沒有,要么選題不典型,訓練不到位。結果就是學生一聽就懂,一做就錯,或者干脆無從下手。考試或者做題需要實戰經驗,就如同學習游泳一樣,無論岸上講得多么精彩絕倫,不下水實戰訓練,沒有嗆過幾口水,怎能訓練游泳高手來?此時,老師就是專業教練,引導學生進行精確訓練,才能培養出實戰高手來。
如何進行課堂上的精確訓練呢?
①優化課堂結構。
前提:保障訓練時間,為此,授課時間需要一定程度的壓縮,每節課力爭有六七分鐘,專門進行訓練。
②選題典型適量。
典型習題從哪里來?首先,老師根據對核心知識的思考以及學情反饋來自己設計,這是最是切合實際的,也是最有效的,但也最費心思。其次,利用好各種優質資源,比如中考真題就是最優試題庫。老師可以選擇最近3~5年的河南中考真題,根據每一課內容選擇相應的習題進行訓練。
如果不想自己親自出題,中考真題訓練應該成為當堂訓練的首選,因為這是精確訓練中最短平快的捷徑,所需資料可以自己購買或者讓學校提供,具體辦法請參考上一篇文章。
如此,課堂上老師能講精彩,講透徹,并且訓練到位,學生才能聽得懂,做得對,才能考出好成績,核心素養也到位。否則,精彩就如袁騰飛,老師講得口吐蓮花,學生聽得激情四射,一上考場照樣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