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605 字 | 建議閱讀 3分鐘
2017年就要結束了,你是收獲滿滿,還是收獲空空?
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總有些想法想要表達,總有些體會想要與人分享,來吧,小伙伴們,分享你的故事給大家聽聽,也許在2018年,一個人就會因為你的分享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如果說非要在一年里給一個能力打個分的話,我想給這個能力打最高分。
快速切換的能力。
也許你很奇怪,快速切換能力不是應該已經具備了嗎?
我說的快速切換能力只有一個方面,就是快速的思維切換能力。
但是光是思維切換了還不行,需要將對應的行動也切換了。
舉個例子,當你在上班的時候,會處于工作模式狀態里,使用一些熟練掌握的思維方法,行動也對應著這些方法,而下班,這時就需要我們切換思維并對應行動上來,比如,下班去健身,這時使用的是不同的思維和行動。
通常我們以為我們不需要切換思維,下班也可以想著上班的事,而事實證明,這樣并不好。
不管是從效率上來看,還是結果上來看,我們的注意力都是在不斷被分散,而正確的做法是切換到另一個思維和行動中來,這就是快速的切換能力。
當然,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有可能做到,而且有點讓自己感覺得不舒服,因為我們更喜歡慣性思維。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想干點什么,卻始終不能干點什么的原因。
就是因為思維的切換其實是很耗時間的,沒有有意識的刻意練習的話,是很難做到的。
不過,這個的確可以刻意練習,辦法還很簡單,就是強迫自己集中到當前的事情上來。
是不是很簡單?
慢!簡單不代表容易,這個只能靠不斷行動去時間獲得反饋后修正得到。
比如,下班后去健身,則容易做到,但是同時讓自己不要順便想工作的事,而是想健身如何做到最好,甚至忘記工作的事,久而久之,切換就會慢慢快起來。
可能你要問,為什么要如此費勁的特別想切換這件事?
因為這是一個加速時代,我們不僅要快速切換自己的社會角色,還要能快速切換思維能力,切換行動能力,才是更好的適應時代。
就算我們不想去跨界做什么斜杠青年,切換效率得到提升后,也能幫助我們改善方方面面。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再浪費更多的注意力了。
聽上去很奇怪,因為從行動上看,我們從所謂的多線程模式變成了單線程模式,效率應該更低才對,為什么反而提高了呢?
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浪費在當前時間段里的任何時間,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
看上去是在串行,實際上這才是真正高效的并行。
比如,一個人下班后還想著上班的事情,看上去是在休息,實際上還是沒有切換過來,而休息也沒有休息好,工作的事也沒有做好,浪費的就是時間。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在學習快速切換能力期間,我遇見的最大阻力就是自身學習能力太弱,又獲得大而全結果,什么都想學。
結果就是,什么都沒學好,效率越來越低。
而我做的第一步就是,減少并行,增加串行,換句話說,就是聚焦到當前的事情上來,一次做好一件事。
比如,每天就做好跑步一件事,而且強迫自己不去想別的事情,起初是很難的,因為想要想很多事情,想要不浪費時間。
隨著慢慢專注后,我發現,不但時間利用率更高,做的事反而更多了。
反而是不斷在同一時間做很多事情,完成效率更低,因為處在隨時切換的過程中。
這也說出另一個原則,真正的高效不是不停地切換,而是切換后高效完成當前事務,再切換到另一件事再完成。
通過這樣的簡單的不斷踐行,我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力提升,理解能力也提升,效率才算是有了質的飛躍,是真的提升了,換句話說,多維思維能力才有了應用的通道,行動中才能不斷實踐檢驗更多的系統提供的新方法新技巧,形成新的能力,這是一個正反饋循環。
長期來看,收獲的驚喜遠遠超預期,甚至連那些付出的時間都不值一提了,而且心態越來越平和,視角越來越多樣,能力越來越豐富,成長越來越快。
我會繼續開始這樣的持續踐行,在2018年繼續加強,而不是懈怠,更不會給自己找借口。
換句話說,這也是真的和時間做朋友的辦法,不抱怨時間不夠,而是真的明白做一件事是需要時間的,但是通過不斷的提高效率,讓時間更好的幫助我們。
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件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