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晚上10點多洛川送走言之然后回家,小區路燈光昏黃,她的心情也隨著光線昏黃明滅,精神疲憊腦子紛亂,腦海里翻騰著許多與言之相關的過往。
到公寓樓下正要進去,一道強光就從對面車上照過來,讓人睜不開眼,洛川用手擋著光走近幾步才看清眼前的狀況。
路邊停著一輛豪車,杜肖雙手環抱斜靠在車上,玉腿修長十分引人注目,可是臉上陰郁的表情讓人望而卻步。
“杜肖,是你啊!”杜肖沉默……這模樣要是白天又一定引得路人駐足,粉絲尖叫,可是今天的氛圍有點冷,杜肖板著臉不說話,洛川也沒有心情打趣。
“你怎么在這里?”聽到這句,黑暗中的杜肖臉更黑了。
“這臺詞還挺熟悉的……”杜肖的聲音冰冷,不高興的樣子表露無疑。
洛川怔了怔想到中午和言之的對話,然后輕聲說:“我們走走吧!”杜肖沒沉默著走在前面,洛川跟上去挽住他的胳膊,一瞬間似乎沒有剛才那般疏遠冰冷。
“街燈將疲憊拉長,腳步把回憶叩響,都市夜歸人,用思緒觸摸黑夜的光亮”
遠處誰的車里傳來深夜DJ迷人的嗓音, 這是當地的午夜電臺,音樂響起,已經十一點!洛川被這個題頭觸動,這話在今天很是應景。
一路上兩人都沒有說話,夜風輕輕吹拂,挾著怡人的暖。
小公園的秋千上,洛川輕輕地蕩來蕩去,杜肖立在一旁,倚著秋千架。
“其實,你今天不高興,我還挺開心的……”洛川自顧自地說。
“哼…………”杜肖輕輕哼了一聲,把臉轉了過去,吃醋被看穿有些赧然。
“言之是我高中時的同學,曾經是我最早喜歡的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喜歡過的人……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現在回想起來甚至有些可笑。我們之間的喜歡也只是停留在彼此的默默喜歡而已,沒有表白過,沒有實際交往過,暗地里或許還是一種較量,看誰先服輸。
開始也會因為學習壓力不能戀愛,后來考上大學分隔兩地失去聯系。雖然四年都不曾聯系過,可是那個時候我還是覺得我們一定還會在一起。
直到大學畢業后的第三年高中同學聚會,我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再次見到他。我以為這是最好的一切可以開始了。喝了點酒他說追我追了好久,呵呵,雖然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什么行動,當時還是很開心。
當然自始至終我都清醒地知道,我們不是一類人,就算是結婚也肯定不合適。但世界上哪有那么完美的事情,那時候覺得,喜歡已經很難得了……”
一串串的路燈投下傘一樣的光影,啾啾蟲鳴,草木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遠處的車聲,隱約廣播的聲音,頭頂是點點星光。
杜肖靜靜聽著,洛川似乎像是在訴說別人的故事。
“聚會之后三個月也沒聯系,中秋節他請在湖城的同學吃飯,也有我。吃完飯他送我回家,路上說了很多,主要是他擇偶的一些標準——做他的女朋友首先一定要孝順,還有女朋友或未來妻子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對他的母親言聽計從…
其次必須是有工作……還建議我去當老師,因為他和他的家人覺得老師這個職業的女人最合適做他的妻子……總之就是從生活到工作,人生的所有方面都要配合他的需要以及他媽媽和他家所有人的需要。”
洛川不自然地頓住,或許是因為實在說不下去了。越過表白,越過戀愛,越過所有相愛的過程,直接對她進行的婚前“入職培訓”,這讓洛川覺得自己是個不配被愛的人,完全在精神上碾壓了她的尊嚴。
“這就是你喜歡的人!?”黑暗中杜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是啊,當時我也這樣問自己!”洛川低著頭像做錯了事情的孩子,許久之后,洛川抬起頭開始講述那個過往:“之后冷靜下來,回想當初,我想我喜歡的大概只是個場景吧……
高一那年五月的一個早晨,我到學校很早。校園里靜悄悄的,我騎著自行車穿過操場,他就站在操場西邊高臺的大樹底下。
滿樹的新綠和一個孤獨而挺拔的身影,初升的太陽又為眼前的景象鍍上一層金色,天空是明亮的藍,那時朝霞還未褪去,一切都美得不可思議……后來聽到歌里唱<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我覺得就是指那個瞬間……”
洛川再次沉默,眼神迷茫,是陷入回憶的表情。
“沒工作!你當時沒工作么?”杜肖不喜歡她的回憶,旋即轉移話題。
“呵呵,我當時在廣告公司做文案,不過,在湖城這種三線城市的大多數父母眼里,老師、醫生、公務員這種在國企、事業單和國家機關工作的才叫有工作,除此之外掙多少錢都算是無業青年……”
杜肖沉吟半晌,這是他所不了解的那部分世界,可有些事存在就是事實。
“這個分類不錯,正好讓你和我都屬于“無業游民”一組,很是科學!”杜肖調侃,居然也能從這勢力的潛規則之中找到令人驚喜的優點!
“呵,別鬧了,你怎么能和我是一個組呢,你可是世人眼中的頂級成功人士!” 洛川臉上終于有了笑容,盡管還有點苦澀的味道,但終究是笑了。
杜肖定定地看著洛川兩秒,說:“這就是為什么他再次出現的原因?”
洛川又是一陣沉默,這是她不敢戳破也不敢面對的現實。
按那個標準洛川依舊是“無業游民”,甚至沒有了工作單位,但如今的洛川已經不是當初的洛川,所以一直杳無音訊的言之再次出現了;如果他不出現,他們之間至少還有回憶,;不揭露現實,洛川就不會這樣難過。可如今一切幻想都被揭穿,現實的不堪赤裸裸地呈現!
世人總是執著于很多所謂的標準,可是當可以獲得的好處大大超出的時候,又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或者背叛曾經奉為圭臬的這個標準。
表面看上去的毫無原則和本質上“只為利益所驅使”的超有原則。這種在邏輯層面的矛盾理論,在利益層面達到了無比合理的統一。
誠然,這正是世俗之所以成為世俗的核心。
深夜的聲音總是傳得特別遠,深夜的電臺也散發著別樣的風情。
不知是誰,還會在深夜里聆聽另一個孤獨的聲音。
電臺主持人寂寞悵然的嗓音穿透夜幕,飄渺虛無又頑固地清晰——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響,三月的青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個歸人,我是個過客
親愛的聽眾朋友你還在收音機前么?一首席慕蓉的《錯誤》送給你,愿《都市夜歸人》不是你生命的過客。
“總有一些無法改變。那些人,那些事,那段歲月,終須揮別……終須揮別……江蘇文藝臺張翼,午夜12點,在演播室與你揮別……”
今天的電臺是專為她而來么?完全是她人生的總結。
滴,滴,滴——
“洛川!”
“嗯”洛川下意識地應著,人還沉浸在廣播聲中。
“嫁給我吧!”
“嗯!……嗯?”洛川被驚醒,“你說什么?”
杜肖看著洛川不說話,眼里滿是星光,嘴邊噙著笑,燈光下透著難以言說的魅惑。
午夜12點的鐘聲響過,收音機里主持人在報時,新的一天開始了。
“遠處是輾轉纏綿的情歌,像山風拂過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