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沒有打算加入“復利挑戰”小組活動,因為聽課、互動還不夠積極主動,怕萬一馬大哈不小心“插足”哪個優質小組,耽誤其他成員拿獎勵,那可不太好,哈哈。
先說結論:幸好沒錯過這次活動,不僅倒逼自己對健康、認知的復利有更深認識,還意料之外恢復了不錯的睡眠,收獲了同頻朋友,飛輪效應確實有威力呀(目前還不敢說巨大,哈哈)。
這次復利挑戰的小成功特別值得慶祝,總結幾個取得“勝利”的關鍵詞,感謝群友們專注于同一個方向,相互鼓勵,共同完成既定目標,沖沖沖。
1. 關鍵詞1:提示。
加入“折騰的烏龜”小組,除了群名太吸引人,更主要的是小組成員爭先恐后發帖的“挑戰聲浪”太過熱烈,一次次發出格式統一的“星球挑戰貼”,讓我完全坐不住啦。
專門跑去跟建玲組長聊聊規則,發現難度可控,再加上富婆姐姐們提出要主動參與,我也被激勵到,干脆立下flag,以健康小組為主,認知小組為輔,給自己上了“緊箍咒”,哈哈。
“提示”的強大作用,在進組以后威力更大。“折騰的烏龜”小組每天接龍目標達成情況,建玲還每周二很有儀式感給大家返還押金,定期的“慶祝”讓大家更開心啦。
“神奇大腦”組(我好像都是沖著群名去的?哈哈哈)著實屬于誤打誤撞,艷艷對“認知五角星法”很感興趣,我每周也會寫5篇成長記錄,干脆一股腦加入,變壓力為動力。
看著其他群友一篇篇發送日記,就會不由自主提示自己:該寫作業啦。有些截止日期還未完成的隊友,在大家的接龍提示下,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不疾不徐完成10篇的讀書筆記,特別棒。
2. 關鍵詞2:鼓勵。
場域真的太太太重要了。這句話看起來很雞湯,懂的人都懂。最近兩年在私董會、輕創營和財富島的浸泡,更加深深體會到“一群人走的更遠”。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自己愿意主動摸索,而不是成為伸手黨。
鼓勵激發內在動力的案例,身邊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實例,艷艷、小鄒童鞋和云兒都會在志愿者、線下大會活動后問,你這都是啥神仙組織啊?我真的能體會到你的快樂了!幸虧有你的鼓勵……
復利挑戰的兩個小群,最重要的法寶,就是鼓勵。隊長會給大家加油打氣,拍一拍、送個心、大肆表揚都是常態化。就算沒能完成運動、寫字任務,收到的也多是——沒事,按自己的節奏來就好;大家一起加油!有感而發的隨機對話,空氣中也充滿了相互支持的味道,很甜,哈哈。
3.?關鍵詞2:機制。
既然是挑戰,多少會有難度,如何調動大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組長們都想了很多辦法。
建玲以她細膩的方法來督促我們主動服用“復利膠囊”,押金機制、接龍提醒、返還紅包獎勵、每周提示詞,等等。
我來抄襲一段挑戰過程中建玲寫的內容讓大家感受下:
3.25-3.31(周二至下周一),4.1結算押金。如果周目標全部完成,領回70元,否則0元,多項任務可分別統計。每完成一次,就來修改一下數據。大家加油!??
是不是很燃的感覺,重點是連續一個月,每周都有不同的“話術”,我只能說,建玲的用心是這個小組的核心引領力,哈哈。
而神奇大腦的隊長Feather Prince,是一個以數據和行動說話的(理工?)男生,默默不做聲把大家完成情況以表格列示,量化了“未完成自愿發紅包”數據,并且真的主動帶頭發了紅包,執行力超強。
在我看來,認知復利的挑戰難度確實高了不少,能夠愿意主動讀書、輸出,加入小組的成員,都已經特別棒啦。
最終有7名朋友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挑戰,隊長功不可沒。花花和南之有木,更是在最后的關頭沖刺,讓我看到了她們對自己的高要求,也產生了主動鏈接的念頭(這是副產品,哈哈),灰常棒。
總之,加入啟昌私董會以來,總有層出不窮的好玩“游戲”吸引我,哪怕剛開始懶惰的我不愿意主動加入,在各種“撩撥”下參與后,總有意外的驚喜收獲。
感謝啟昌和各位朋友們營造的神仙場域,讓我樂于沉浸其中,把寶貴的時間滿滿當當用在這里,期待繼續一起開心玩耍呀。也特別感謝遇到優秀的朋友們,看到你們,我就知道我的愿望大概率能實現啦——和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
感恩所有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