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和春節一樣闔家團圓又特別正宗的節日,小時候關于中秋的回憶特別之多。
? 還沒到中秋節前就開始準備節日需要過節的物品,祭拜也是每年中秋必備的,大人會在那天早早起來殺雞擺果茶杯酒壺,煮飯然后把飯放在碗里用手頂成拱形,一鍋飯首先是舀來拜神的,余下的才是人們吃的,把院子打掃干凈拜神,擺好八仙桌,把祭拜用的一切擺上去,然后就是家里的人們開始拜神,感恩菩薩神明保佑生活豐足,期待保佑來年依舊平安喜樂,接著是燒錢紙,這個環節幾乎是每個小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的,因為可以圍成一團燒掉一大堆的紙錢,看著火焰噗哧噗哧的穿起來,莫名就徒生出喜悅,即便最后每個人的臉龐都人都因為靠近燃燒的火焰變得通紅通紅的,但每個孩子都樂在其中。
?正常的情況下中午全家聚餐,晚上早早我們也會把晚飯吃了接著帶著月餅和蠟燭去海邊拜月,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拜月的風俗,在海南因為靠近海邊所以每年的中秋晚上海邊都會去忙的人帶的月餅和香燭,在海邊的沙灘上對著那個天上那輪如同近在頭頂之上的明月祭拜聊天賞月,在海邊就是海浪的波濤洶涌,大人們聊天孩子,在沙灘上打滾玩耍,就這樣就著一輪明月各自開懷然后陸陸續續回家,特別懷念那個時候的月光清爽和明朗,似乎印在記憶中的中秋之月就應該是如此,我成年之后那么亮的月亮再也尋找不到。
? 后來在長大一些隨著父母出來縣城工作和學習,每次中秋節中午會回去老家和大家走一起聚餐,到了晚上我們會在陽臺上過自己的中秋節,一家五口人就簡簡單單的過,一張小桌子上有綠茶月餅應季水果還有一些小零食,大家開心著聊著小時候的事情以及過往的生活,似乎中秋節變成了一個足以過往的節日。
接著遠離他鄉走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每個節假日于我而言就是回到大家族里重演當年婆婆所做的一切,全家回去老屋團聚,跟隨家里長者祭拜祖先,和大家族一起準備家里的一日三餐,忙然而其樂融融,平時住在城里一年回來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節日都是情感的維系。
我們對中秋節的重視不僅僅在于吃喝,更多的是寓意著團圓,無論你身處在他鄉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中秋將至,那么無論路途多么遙遠都會往家里趕,這似乎已經是一種鄉情的召喚,不用任何人催促自然而然地就會油然而生的情愫。
中秋是中國傳統節日,同時也是一個儀式感滿滿的生活必備儀式的,因為他可以讓平時忙碌的人們停下來得以停下來休息,或者和家人朋友聯絡情感,也可以對過去暫且告一段落認真做一個總結和反思,總之,這是一個帶有祝福和愿景的好日子。
最后祝愿大家節日快樂合家團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