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姨76歲了,退休醫生,我的好友,一個滿身正能量的老太太。張阿姨每天必干的事情就是更新空間,很少中斷,正是這樣的一種堅持,我成了阿姨的粉絲。
張阿姨的空間很有生活氣息,有時只是幾句話,有時是自己出去旅游的照片和心得,有時是去老年大學畫的畫,有時就是生活流水賬。看過張阿姨的空間,心里就會莫名的溫暖,莫名的心安,也會讓人產生很多畫面感。
有一次,張阿姨的說說是這樣寫的:今天犯了大錯,去菜市場,忘了帶手機。結果兒子打電話沒人接聽,打了10次之后,兒子打給了我弟弟,70歲的弟弟專程跑來我家,結果也沒敲開門,去鄰居家也沒問出結果,弟弟竟然找了開鎖公司,我回來時,他坐在家里焦急的等我。以后出門必須記得帶手機!
還有一天,阿姨的空間寫的是,今天,院里飄來一件禮物,我看著像五樓萌萌的裙子,大概是萌萌家陽臺沒關,風刮下來的。落在地上沾了很多土,我重新用香皂洗了一遍曬起來,中午記得等等萌萌,讓她捎回家。
因為互動的多,又在一個城市,所以我和張阿姨互留了聯系方式,偶爾還會見個面。
張阿姨跟我說過刷空間的目的,當年叔叔走得急,什么話都沒有留下,張阿姨思念叔叔,只有幾本影集可以看。張阿姨的兒子媳婦都在美國工作,孫子在美國上學。每個周六的晚上9點,是兒子定時打電話的時間。所以,張阿姨每周就盼著周六的到來,就盼著兒子的電話。后來,老年大學教老年人用手機,張阿姨報名學習,學會了玩QQ,微信,還學會了玩空間。她說,百年之后,兒子想她的時候就可以看看她的空間,知道她每天做了什么,知道她曾經生活的很充實。
我問張阿姨,我看您老的空間都是高興的事,您就沒有啥煩心事嗎?阿姨說,有啊,那些煩心事我也寫了,但是都是寫給我那老頭子看的,有一次住院半個月,有一次不小心滑倒了,都寫。老師教我們了,不想讓別人看到的,專門設置給自己看就行了。兒子那么遠,本來就擔心我年齡大了自己在家,覺得不能照顧我難過,就讓他看我高興的時候吧!每次跟孫子視頻,或者他們回來,我都戴上假發,那樣看起來還年輕點,他們在外面也放心。
猝不及防的我鼻子一酸,問,那你兒子來過你的空間嗎?張阿姨說,沒有。我只和我孫子是QQ好友。
之后,每次去張阿姨的空間,都會因為老人家的良苦用心感嘆,每一個媽媽的行為都有出處。
偶然機會,見到了張阿姨回家探親的兒子。我問,你知道張阿姨玩QQ空間嗎?他很干脆的說,知道。這個回答讓我意外。看到我的表情,他說,我媽不知道我是她好友,我偷偷用她的手機加的。每天下班后都要看看她的空間,知道她每天都在干什么。因為時差,我不能每天給她打電話。有一天沒有看到她更新,以為出了什么事,打電話也沒人接,擔心的要命,讓我舅舅過來看,才知道忘了帶手機。
我的眼睛濕潤了。原來,空間已經成為了他們母子聯系的媒介,原來,他們母子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