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奶奶已是年過80的老人,從小由她撫養長大的我對她一天比一天很是珍惜,前不久一次偶然的話題聊到了她年少時的“海鮮”——蟛蜞。
? ? 蟛蜞又稱螃蜞,主要吃河里的微生物還有紫泥以及小貝殼,也用螯足鉗斷稻葉吸取液汁。鉆洞能力很強,行走速度快,是常見的淡水小型蟹類。主要穴居于江河口岸灘,溝渠等處的洞穴中或靠近大海的灘涂濕地,成群棲息在潮濕泥濘的海灘蘆葦叢里,它是穴居的蟄伏類動物,每年立冬前就進洞休眠。這種小螃蟹只生長在江河入海口咸淡水交匯處,只有手表大小,但是膏腴肉厚,味道甘香甜美,一點也不比那些名聲在外的大閘蟹差, 但這種小螃蟹對環境潔凈度要求甚高,平時只在水田出沒。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在奶奶的年代,污染并沒如今嚴重,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自己的農田,而農田小溝里居住了一群美味的小家伙——蟛蜞,在當時它們成了人人口中的鮮味,味道類似于鮮甜的小螃蟹,但由于它吸食稻葉,因此奶奶說它比小螃蟹更多一點會帶有點土草味兒(朦朧的印象中,似乎小時候奶奶也有抓來給我跟弟弟當玩具玩)。
? ? 而今天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一只在江邊的蟛蜞,按下快門的時候它跑到與垃圾罐合照。這張照片算不上特別,可是卻深刻地給我留下對于環境污染的厭倦,因為它們兩根本不搭配,再看看蟛蜞周圍的生活環境,雜亂的垃圾與染料,我鼻子一酸,“這些小家伙越來越少見因為家越來越少吧?”如今,當地的人們都不再把它們當美食,更有小孩把它們誤以為螃蟹。它們可是一代人的美食記憶啊,如今奶奶也說污染嚴重,即使生活在農田里的也不敢吃了,害怕農藥化肥等各種污染。
? ? ? 偶遇小蟛蜞讓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回憶,更多的是對于環境問題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