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在《一個產品經理的奧賽德之旅》文中提到:
我們在學校里學習,熟悉學校的環境和應對方式,我們知道該如何學習和考試。一旦離開學校進入職場,離開這個熟悉的戰場,我們就會開始一段新的尋找自己的理想國之旅。
在一次新的漂泊旅程里,從一枚小白開始,去學習新的能力,去探索自己的理想國在何處,不斷歷練、不斷嘗試,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國并成為國王。這種漂泊的狀態可能有10年左右,一旦找到自己的理想國,然后經營和建設,最終穩定。
所以工作是一場修行,是一個持續探索和自我提升的過程。回顧剛入行產品時,常常被問到:“你覺得產品經理需要哪些必備的素質?”那時候回答:“邏輯思維、溝通表達、需求分析、項目管理.....”而如今,經過兩年多的“錘煉”,再回答這個問題,只想說:好奇心、同理心、抽象思維、系統思維。
它們就像人的底層操作系統和CPU,它們越發達,我們越能處理復雜的問題,并且速度也越快。
我們常說一個人解決問題能力強,再往下一層,其實是他好奇心重,不停留問題表面,不斷逼問問題本質,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要真正找到問題;
我們常說一個人溝通能力強,再往下一層,同理心是很重要的驅動因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自然讓彼此溝通更順暢;
我們常說一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強,再往下一層,其實是他的抽象歸納、框架感強;
我們常說一個人產品設計能力強,其實是他系統思維更全面,可以大而全的了解整個面貌,而不僅僅停留局部和片面。
一、好奇心
史蒂夫·喬布斯有一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饑餓,保持愚蠢。曾經一次又一次向領導描述問題,總是被連著逼問四五個為什么,在第三個左右就敗下陣來。
你是否習慣接收習以為常的東西?你是否習慣回答別人都是這么做的?你是否習慣相信別人描述的“事實”?為什么有些人思考問題的角度總是你沒想到的點?為什么有些人提出的點子總是讓人眼前一亮?為什么有些人看問題可以一針見血?
這是好奇心驅動的結果,在思考問題時,好奇心驅動你不斷逼近問題本質的思考,而不僅僅停留在習以為常的“事實”表面,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無論是好奇心,還是問題本質思考,連環追問法是最好的踐行方法。
通過對問題的連環追問,我們能發現表面問題背后的真正問題到底是什么,可以幫我們看到冰山下隱匿的真正關鍵點,產品經理重要職責之一是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找對了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通過對人的連環追問,我們能弄清楚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需求調研的過程中,用戶往往會從自己的經歷出發提出很多“產品解決方案”,作為產品經理,你不能就這樣接收了用戶的表面訴求,首先需要發自內心的理解對方,多問幾個為什么,找到用戶提出某種需要背后的真正動機。
二、同理心
同理心原本是個心理學概念,主要指放下自我、換位思考、傾聽能力,更好的理解對方想法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東西。在工作中主要體現在溝通和需求分析上。
產品經理,容易自以為是,主觀意愿過強的人,非常容易犯想當然的錯誤,陷入一種思路:產品具有某種功能特性,用戶自然會用該特點去理解和使用它,用戶對產品的需求由產品自身所具備的功能決定。而產品具有的某種功能特性,來源于產品經理本身“我覺得”,其實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產品。
我曾在做一個簡單頁面上列表字段排列順序時,被吐槽沒有理解用戶使用場景,這并不是用戶想要的展示順序。我們常常認為事情應該是怎樣,別人應該是怎樣去想,用戶拿到產品后應該按照自己的預期去操作。個體都有差異,即使用戶表面接收了會如何如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會出現“意外”,有時候,可能用戶還不買單,表現的特別“不聽話”。
所以,放下自我是第一步,傾聽對方是第二步。
同理心也會明顯的體現在職場溝通上,身邊總有人可以和公司每個同事都相處融洽,尤其是和有直接利益關系的業務部門。從公司組織架構上來看,服務好了業務部門,極大程度也奠定了你在公司的重要程度。產品需要跨多個部門協調資源,很多也許是你不熟悉第一次打交道的同事,如何讓對方更好的協助自己也會影響項目的推動進展。如果一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對方所處環境和情緒,只要求對方幫自己完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對方自然不樂意幫你。
想對方所想,婉轉的換一種說辭,需要對方協助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推動對方想要的目標,溝通結果會很大程度不一樣。
三、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在做后臺系統或者B端產品時,尤其重要,后臺系統或者B端產品對接系統多,業務復雜度高,涉及各種流程、角色和規則等等,如果你沒有抽象思維,你會陷在各種細節里。而且你很難向別人去描述清楚,因為大多數人對細節的了解需要建立在完整的背景下,但是我們在跟別人溝通描述過程中,習慣直奔主題,沒有背景,即使你想講背景,很少人有耐心想聽你講這么多內容。
這時候抽象思維重要性就體現了,尤其是我們在做匯報時,與完全不了解背景的人溝通時,你要盡可能的用魚骨架來講述,避免提到魚骨架上的魚肉。
在做項目過程中,有一個真實的案列,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抽象思維能力也是人的底層思維能力。我做支付系統,對接不下十幾個第三方支付網關,每個支付網關的退款功能情況不相同,可能本身就不支持自動退款,可能支持自動退款,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退款失敗,退款失敗后的需要人工處理流程也不一樣,實際發生退款的場景也有正常支付退款和重復支付退款兩種,本身支付系統還和訂單系統對接,支付系統作為一個平臺,不僅僅對接一個業務方的訂單系統,還同時對接其他兩三個業務方,這讓整個退款流程變的十分復雜。我一度陷在細節里無法做到各個系統彼此關聯又要相互解耦獨立,最后反復溝通思考,發現問題不過是下圖所示,對于支付系統而言,所有不能自動退款成功的訂單,全部放至人工退款界面,針對不同的支付方式,設定不同的角色,專門負責跟進退款處理。
把性質相近的元素合并到一類,隨著觀察視角的升高,產品的骨骼就會逐步顯露出來。因此,抽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個先分類、再提升視角的過程。作為產品的創造者,我們十分清楚魚骨架上的所有魚肉細節,但是也要從魚肉中找到串起魚肉的魚骨架,這不管是我們與人溝通還是做產品設計,更能呈現出全局觀和框架感,我們需要來回切換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既能用“火眼金睛”看骨架,也能切換到“肉眼”模式看細節。
我做支付的各種項目,每個項目有不同的項目目標,但最后抽象出來的核心是:簡單、安全和便宜,所有的項目目標都會圍繞這三個標準;現在寫需求文檔或者做PPT匯報,會采用小標題+正文形式,用簡短的小標題(一般不超過六個字)表達我的想法,正文是解釋說明。當刻意強迫訓練提高抽象能力時,慢慢也發現,邏輯思維能力好像變強了些。我個人理解,邏輯思維能力,更多在于框架思維、抽象和歸納、演繹等。
四、系統思維
去年這時候做項目,產品設計常常缺胳膊斷腿,在需求評審會上,開發常常發問,極端和異常情況的處理,對其他系統的影響。在開發過程中,也是被各種產品設計時沒考慮到的問題,讓開發、測試咨詢的抽不開身,處于邊開發,邊完善需求的狀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項目上線后,新老版本兼容性等問題沒考慮到位,線上救火。
現在才知道,真正原因是缺失的系統思維,當時的我完全是“站在產品內部做產品”。由于毫無系統思維看整個全局,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哪里出問題就修補哪里,產品功能設計極易停留表面,解決眼前問題,反復折騰幾輪,陷入“打補丁”怪圈。也許昨天冒出了一個A問題,用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去修補好了,今天卻又冒出了B問題,而B正是由A的解決方式引發的。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就好像“打地鼠”游戲,剛把這邊按下去,另一邊又翹起來了。
建立系統思維后,找到真正“治本”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忙著“治標”,在項目真正投入開發前,和涉及所有系統的技術負責人溝通方案,確實可行再投入開發,這樣當項目需求評審完,進入開發過程,就不再需要你花太多時間跟進,你可以轉身投入到下個項目,以此良性循環,工作也會越來越輕松,到現在,做的項目,開發過程幾乎不再需要我花時間跟進,定期詢問進度就好。
◆?◆?◆ ?◆?◆
以上,是我目前對于產品經理所需最底層素質的思考,我們所能看到的很多表象行為,背后都有底層的東西在支撐,只有找到最底層的點,改變才是真的變,甚至于方法論,也是底層的思考方式在指引。
最底層的素質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本身的屬性,可能你好奇心和同理心就是比人強,男生的抽象和系統能力普遍高于女生,但是如果你發現了這個點,也可以通過后天刻意訓練來提高。
什么是刻意訓練呢?刻意訓練和大家耳熟能詳的“一萬小時定律"有所不同,“一萬小時定律"強調明確行為動作后,完成時間指標,但刻意訓練更強調逼迫自己本不喜歡或者本身不擅長的行為,去做刻意改變。在過去,我幾乎沒有抽象意識,現在強迫自己用簡短的詞或短語高度概括,與不懂細節的人只談魚骨架,不談魚肉。
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基本素質的必備,可以形成好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式,可以改變你的行為。古人云:“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論我們如何思考,都不可能觸及自身思維框架之外的領域。可以說,一個人的思維習慣決定了其思考力的疆界。所以,每個人都要盡可能找到自己的底層操作系統,如果不足,就要加以修正。
??碎念?
2019總結| 向內認知,向外行走
2019再見,2020你好
十二月下|你可以永遠年輕,但不能一直赤手空拳
十二月上|熱愛你的熱愛,找到你想要的生活
十一月下 | 在摸索中篤定,在記錄中成長
十一月上 | 你也會有焦慮的睡不著覺的時刻嗎?
???產品
回眸2019|行業變化、崗位變革、個人提升
職場|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思維方式
支付|支付的基本概念(二)
支付|關于支付產品經理的思考(一)
手把手教你寫簡歷
我所理解的互聯網產品經理方法論
??游記?
醉美川西 | 夢圓亞丁,行走色達,終于遇見你
這漫長而短暫的人生啊,有多少瞬間值得被留下
福建東山島 | 看日出、聽海、發呆、騎電驢
多彩貴州?|?一路向黔,我來這個城市兩次
江西武功山|感謝你把自己的路,走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香港|去麥理浩徑,穿越高山和大海
婺源|春天就應該出去賞個花兒啊
西北大環線|走過雪山、草原、戈壁和沙漠~
去香港跨了個年
彩云之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