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經歷和看得見的物質世界里,上演著驚心動魄、捏把汗的爾虞我詐,弱肉強食;也不斷上演者小清新、善良、美好、美妙的的故事……
但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容易被忽略的微觀世界里,又有著怎樣的情景?
空氣、塵埃、風,看不見摸不著,卻一直在我們身邊,他們經歷著怎樣的廝殺、決斗、掙扎和困頓。已知世界我們常常不堪重負,但未知更加龐大,更深邃。
靜下心神,觀風、聽光、看影,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吐納,聽自己的心聲,也試圖去看那個看不見的世界。
螞蟻小,但戰爭很壯觀。
當我們看著,只關注宏偉的物質時候,翻轉回看,微小的塵埃的存在會是怎樣的?想到這個命題,令人著迷、心醉。
如果我變成比塵埃還小的存在,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角度不同,相必是天翻地覆的影像吧
我手中的鉛筆,鉛筆中的芯——石墨,寫出字,它會疼么?
它生來、回去、走向。
它從最初的存在,到如今我的眼前,幻化成眼前的字,它經歷了些什么?它的來龍去脈,它的未來?如此一想,真是奇妙!天地萬物,妙不可言。可是我尚年輕,想用語言去表達它的來龍去脈,哪怕感官、語言、視角,不能盡其千萬分之一。試一試也無妨,上天原諒小孩子。
眼前的竹子,日日如此,歲月變化,它也變化。今日與昨日,差別肉眼看不出來。此刻是秋天,尚未中秋,單發揮想象力,他的根在土地此時經歷著什么?
聽到鳥鳴,飛過眼前的一片天空,還未飛遠。它要去哪里?從哪里來?它長得模樣是怎樣的,他的羽毛是什么顏色,它……若干問題溜進腦海。
腳步聲,傳進耳朵。耳朵可以聽到聲音,幸運無比。珍惜自己的感觀,聲音如絲如縷,在空氣中傳輸,到耳朵耳膜的震動,聽見,思考……(此刻腦補一張漫畫,一只耳朵,旁邊一陣聲波如水中漣漪,然后腦袋的腦電波開始運轉,一連串的?)
聲音、音樂,萬物之聲,從其產生到被理解,從混亂到規律,成為音樂,表達情感情緒、講述故事,是怎樣的發展歷程?再想世界上的若干樂器,每種不同,各有其美妙。哦!博大的世界!
風聲、雨聲、光影、水波紋,人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歌聲,不同的表達形式,舞臺戲劇、話劇、歌劇……
人的肢體,同樣的人的肢體,各種舞蹈,人從邁開雙腳到舞蹈,人走了多久,又是怎樣走的,又是如何變成紛繁的舞蹈種類(每種舞蹈都有其背景,追根溯源有點兒意思)
繪畫、文章,不同的語種表達,網絡、虛擬世界。
世界,有無數立體的三維、思維世界,交叉混合成當下人所處的特定世界。每個小世界,每個靈魂(它是怎樣形成的,她是什么?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三個人是江湖。
人、動物、植物,風、光、日、月,景物(桌子椅子)、網絡、空氣、能量、磁場、電……
我與世界。看見、聽見、觸見、情緒、思維、感情……
一只蒼蠅,在竹葉上停了0.3秒,飛走了,我看見
一片黃色的落葉,在窗戶槽里,卷縮著、我看見它干干的紋路,泛黃的顏色,缺了邊角,當我關窗時候,會擠壓到它,遂選擇關上另外一邊的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手里握著鉛筆,在紙上寫字,口中說著我要寫出的話,眼睛看著紙,耳朵聽到自己的聲音、和筆紙之間摩擦的聲音,好多概念蹦到腦海中……
學習法律是學習另外一門語言,法言法語
溝通,法律人的共同的語言。
若我學會狗的語言,就可以和狗狗溝通了么?
世界縱橫交錯,好多維度的世界。
我試圖用單薄的語言去描述,從而表達。漢語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呢?
文字又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我寫文字,從未認真想過,文字如何走到了今天,順其自然、理所當然的從不思考是什么成了此時的我。一個我,生命中經歷的,大多數注定要被遺忘的,那么剩下的留下來的一些存在,成就了現在的我?還是經我選擇遺留下來的部分成了現在的我,現在陽光變弱,浮在紅墻上的光影變得發黃,不如日中時刻的晃眼。
看電視劇,看了第一集,就想看下去,剎不住車,就像被打了一拳,又說把剩下的打完把般賤賤的情緒。或者就像貓兒玩線團般,抽了哥線頭,就一直拉啊拉啊,直到最后,是另一個線頭,剝洋蔥一般,惹得眼淚,到最后一看,空心。
看倒霉熊,搞笑蟲子,讓我想起卓別林先生,沒有臺詞,只有肢體和情節,柔軟,永遠未完待續,打不死,死不了,終結不了。如不倒翁,左推右晃,最終依舊立在那里,興許是因為有大肚子撐住地的原因吧。
人要有多個開關,可隨時切換。
大自然到了秋天,葉子變黃的很好看,從葉子邊邊角角、變黃的色調各不相同,自然才是真正的調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