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于自由職業者的想象是這樣的:每天睡到自然醒,花少許時間處理上班的事,然后剩余的時間就可以品美食、逛街、旅行,每天的收入是原來的兩到三倍……
于是有些年輕人辭去工作,過起了向往的自由職業者生活,然而在體驗了幾個月所謂的“自由”之后,又灰溜溜地回到公司打卡上班……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大多數人對“自由職業者”沒有清晰的認知。的確,做一個自由職業者不需要打卡上班、有事不需要看上司的臉色請假、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但是很多時候自由職業者的狀態其實就像一位公眾號大咖所言:”我們雖然沒有上班時間,可我們也沒有下班時間啊!”
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享受自由職業所帶來的自在狀態,必須得修煉好相應的一些內功,才能不至于沖著“自由”而去,卻跌倒在“職業“上。
一、健康管理和形象管理
每個做自由職業的人,大概都深深體會過做自由職業是一件多么耗費身心的事情:以前在公司需要分部門做的事情,現在卻必須一個人完成;以前只需要完成分內的事就可以了,現在要參與整個環節……
所以健康是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的首要因素。
村上春樹三十三歲時,立志要做小說家,然而很快他發現長期伏案屬于運動的生活令自己的健康有所損耗。為了延長職業生涯,他開始通過跑步來改善自己的健康,這一跑就是二十多年,而他本人也因此寫了一本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也正是因為這一良好的健康習慣,我們才得以讀到他那么多優秀的小說。
自由職業者大多數時候在孤軍奮戰,總歸有意志力薄弱的時候,而運動可以鍛煉我們的體魄,增強我們的意志,從而在這條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形象管理也同樣重要。
嚴歌苓曾經提起過自己有時候寫作太累就會在家里穿著睡衣,丈夫回來了就會故作吃驚:“我今天沒上班?” 所以之后嚴歌苓即便在家里寫作的時候,也會精心打扮一番,來撫慰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丈夫。
盡管嚴歌苓維持形象只是為了盡到做妻子的責任,但是她自己也坦言,精心打扮的過程也會讓自己很開心,所以良好的形象管理也對她——一個自由職業者——起到了調節情緒的作用。
除了消除自由職業偶爾所面臨的消沉情緒之外,形象管理還可以讓自由職業者在心理上保持著與社會仍有關聯的狀態。許多自由職業者因為職業性質的緣故可能會長時間宅在家里,自在歸自在,但是時間一長,難免會覺得沉悶無聊,而形象管理就提醒自己會與外部社會相聯系,令自己打起精神,在心理上保持著不與社會脫節。
二、核心競爭力
要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有一個問題就不可避免:你靠什么來維系生活?
換言之,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除了那種一畢業甚至尚未畢業就開始單打獨斗,憑借一技之長以及天時地利做到金字塔頂尖的人之外,我們大多數都只是平凡人。而一個平凡人想要掙得大多人平凡人都艷羨的自由,必須要有不平凡之處,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有一位朋友,工作兩年之后就辭職做起了自由翻譯,并且還做得風生水起。乍看之下他成為自由職業者的路很輕巧,但是假如熟悉他過往經歷就不會這么認為了:
作為一名口譯的狂熱愛好者,他從本科期間就開始了同傳實踐,研究生時期選了口譯專業,期間他被學院推薦去做各種同傳交傳等翻譯活動,比如說他曾經做過華為兩個月的兼職口譯員,每天口譯活動平均六個小時,十五場同傳和五十多長交傳等;在校期間他還獲得了一個全國性質的口譯比賽,所以畢業后他就去了深圳一家公司做翻譯,入職年薪即達到二十多萬。做了兩年之后,在有了充分的資源獲得了充分的認可之后,他就辭職做起了自由翻譯。
不難發現,他在從事自由職業者之前就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學習時間,也積累了高于同行的實踐經驗,在深圳甚至是整個華南的口譯圈都小有名氣,根據“一萬小時”理論,他已經算是半個專家了。
所以,在辭職之前,好好斟酌一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未必每個人都要像上述我這位朋友一樣優秀,但是至少你的能力要讓一定范圍的人認可并愿意買單。
三、斜杠時代的開源方法
當今時代,知識的獲取方式越來越便捷,所以我們會在身邊看到越來越多的斜杠青年:有的自由撰稿人可能不寫字的時候是個模特;某個設計師在完成本職工作以后還可以去機構講課……而這些技能將來在做自由職業者的時候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開源技能,那么如何發展自己成為一個斜杠青年呢?
第一種方法是一種技能多種使用方法。比如我有一次去上禮儀課,結果老師居然是一個屢獲大獎的模特,她就是將自己走T臺的技能運用到了禮儀課上;再比如,現在許多作家開起了自己的公眾號,有的作家在線授課,教有志于寫作的人寫作知識。他們是將自己的寫作技能發揮到了不同的領域……所以這種方法相比較而言容易實現,只是把你的技能用不同的形式來呈現。
第二種方法就是多培養幾種技能。
有的技能是現成的,比如海歸們周末去教一下托福雅思;
有的技能是工作以后才習得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訓;
有的技能純粹是出于愛好。之前遇到過一位意大利探戈老師,他本來學的是計算機,也從事的是計算機行業,但是他三十二歲時開始學探戈,從此深深地迷戀上了舞蹈,于是就開始悉心鉆研,并對探戈教法進行了創新,如今他滿世界出差,推廣自己獨創的探戈舞學習。
重新開始一個技能的學習雖然困難,但是在現今社會,知識的獲得更為便捷的時候,只要決心夠大,時間投入夠多,應該也不是難事。
四、如何尋找買方
尋找買方,將自己的技能變現是最關鍵的一步。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主要有以下途徑:
第一、以前的人脈和社交圈
據統計,許多自由職業者的第一筆業務來自以前的公司或者客戶。假如之前的公司或客戶認可你的技能,并且覺得你是不可替代的,哪怕你離職了,他們仍然認準你,會繼續和你合作。比如我曾經認識一位從事外貿服裝的印度朋友,他之前是某家服裝品牌的采購經理。數年的工作經驗使得他對于珠三角的面料市場非常熟悉,也積累了廣闊的人脈,比如一些著名的品牌的渠道方,所以幾年后他就離職了,開啟了自己的自由職業者生涯,合作品牌包括C&A,Target等。
第二、尋找合適的平臺、實現“知識變現”
在知識變現時代,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實現這一點。假如我們認真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在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往往在變現之前已經有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積累,在全國范圍內都有龐大的粉絲群,對于他們而言,變現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那么,不是那一小撮人的普通人,該如何實現知識變現呢?
首先,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一個垂直的領域擁有自己的口碑
比如前文提到的我那位朋友,盡管他也負責其他面料的采購,但是他更專注于牛仔面料。在牛仔面料這一領域,他熟知珠三角服裝廠的分布、報價等,因為他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細作了十年,他的專業自然會贏得客戶的青睞。
其次,獲得粉絲,經營自己的粉絲群
知識變現時代,說白了,是讓自己的粉絲買單。怎么獲得更多的粉絲呢?獲得了粉絲之后又怎么能夠讓粉絲持續為自己買單呢?答案就是持續產出優質創新的內容,能夠滿足粉絲的需求,甚至刺激粉絲產生新的需求。
而持續產出優質的內容,除了堅持之外,還要不斷學習、讀書、聽課等。知識更新速度太快,只有持續輸入,才能不斷產出。
五、抗焦慮&時間管理能力
把這兩個放在一起純粹是因為后者是治愈前者的最佳途徑。許多辭職后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人所經歷的心路歷程大致是:興奮-焦慮。焦慮的原因大致有兩種:
第一種:辭職后沒有任何打算。這種是最容易焦慮的,因為短暫的興奮過后總要面臨著生存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好好打算一下,尋找一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開拓變現的渠道等;
第二種:辭職后有一定的打算,但是疏于自我管理。鋪天蓋地的自由用來的時候,我們很難不懈怠。在公司里可能需要打卡,工作任務上級會派給你,總之有外部環境約束著你,但是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后,你會發現辭職時的雞血滿滿很快會變成“葛優癱”。因為人的惰性簡直和地心引力一般強大。這時候就要好好地進行一下時間管理了。
那么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呢?
首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先制定一個長期目標,然后把他分解為幾個短期目標。
其次,制定一個實施計劃。記得,這個計劃最好能夠精確到每日的任務。假如為了更好地督促自己,也可以制定一個更為精細的計劃,比如說精確到每個時間段等。任務越精細,就越不容易倦怠。
最后,假如某一個任務不能如期完成或者說某一個短期目標不能如期實現時,也不要慌忙焦慮,檢查自己每個人物途中是否出了差錯。或者是否自己的目標定的過高等,或者自己的方法是否得當等。
在時間管理的過程中,請養成每日復盤的習慣。想一下今天行為是否如期實現,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再去改正。
相信具備了以上能力之后,每個向往自由職業者狀態的人,都可以獲得夢寐以求的“自由”,在“職業”道路上也會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