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豆子要畫畫,開筆前,他爸爸說,兒子啊,你畫啊,不會的就問你媽,你媽是教畫畫的,你想畫什么都找他。他話音一落,豆子哥想畫獅子,就立馬說:媽媽,我不會,快點快點教我畫,我說,為什么不會畫獅子呢?媽記得以前你的獅子畫的可兇猛了,于是他就開始撒潑,他說我不教他,爸爸說的,媽媽什么都會……
這個時候,我讓他停筆,我說你不想畫,或者不會畫,你就去玩積木,一會兒再畫畫,這個時候我和瓜先森展開討論。
圖片發自簡書App
瓜先森:我想問你,你平時教別人可以教,為什么每次我要你教他你就不教,別人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你的兒子就應該會畫畫啊!
我:首先我就不贊同你這個觀點,為什么一開始之前,你就要說不會的就去問媽媽,3歲孩子的畫的東西與他自己看的,轉化的東西和你一樣嗎?他的認知能力在什么層次你知道嗎?他畫畫中出現各種符號,有映射什么,你知道嗎?我覺得,我既然是教畫畫的,我能做的就是學會欣賞他,給他足夠空間,先看他自己的成長,我不教他,他自己會,他的認知能力和他年齡表露出來的東西就是一致的,我就靜觀其變吧!
瓜先森:你這是偷懶
明顯這一點上面我們倆育兒觀念產生分歧,我不希望,我的工作給他貼上標簽,不能因為我是從事這一行,大家自然而然認為他就一定天賦異稟,我覺得應該蹲下來,聽聽孩子想做什么,看看他真正喜歡什么,我們自己走的太快,也總想拉著他快步流星地往前走。
果然過了一會兒,他自己畫了許多有意思的涂鴉,小豬佩奇,賽車,幽靈,氣球,大象,長頸鹿等等,我就靜靜看著,給他支持的眼神,聽他細細訴說。
不知道我做的對還是不對,即便是錯了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