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很多偵探推理小說,唯獨喜歡阿婆的《無人生還》這本著作。阿婆的筆法奇特,她能巧妙地將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見所聞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其中。阿婆曾因第一任丈夫的緣故,接觸有醫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也正是此書后文中所提用氨醛和山奈殺人精妙之處。
前言
她在書中所說,“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它很難寫,可是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腦際。有十個人要相繼死去,而又不能寫荒唐,或者使謀殺者顯得很一目了然。我是經過大量的策劃之后才寫成的,我對自己寫成的這本書感到高興。”她寫這本書是獻給卡洛和瑪麗,是以他們愛心而寫成的。因為卡和瑪,曾經在生活上幫了阿加莎許多忙。或許阿婆寫這本書,是想告訴他們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讀完此書,我仿佛親眼目睹一場殺人游戲。 一場道德與人性角逐的游戲已經開始。人性扭曲,自私,貪婪,人對生命的渴望,在書中逐一體現。
阿婆筆下所創作的這十個人,他們極具代表性,他們象征著現今社會上的職業人士和一類其他人。
法官是個矛盾集合的體,他的變態的心理促使他享受自己所作所為。就如法官所說,犯罪和懲罰犯罪對他有強烈的吸引力。他發現自己身上的變化,他想以自己的想法,采取實際行動。
阿姆斯特郎,他是一位有名外科醫生,他因酒后為病人開刀,開死了病人。
安東尼馬爾斯頓,他是當時社會上的的高富帥。他身高六英尺、體型勻稱、頭發卷曲、臉曬的黝黑,一雙湛藍的眼晴吸引無數小迷妹的愛慕。他曾以風馳電掣般車速葬送兩個無辜人的生命。
前警察布洛爾,是生活中的偽君子,他曾在蘭多爾的案件中做了偽證。
老將軍麥克阿瑟,他曾因貪戀部下的妻子美色,錯誤地將自己最得意的手下之將害死。
埃米莉.布倫特小姐,她六十五歲,受到父親苛刻古板教育,特別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一直活在自己自以為是的世界中。
……
十人皆因歐文之邀,來到孤島。他們都曾犯下過錯,卻從未悔過自新。他們為自己的過錯解釋,為自己脫離苦海。試問,若一個人真的做了違背良心的事情,他會一輩子心安嗎?看完此書,我想他們在死亡來臨之際,才懂得“欠債還錢”這個道理。似乎一切早已注定。法官只不過是這場災難中的幫手而矣。若沒有人心作祟,何來這場殺人游戲。話說他們因童謠而死。。。。。。
十個印第安小男孩,為了吃飯去奔走;噎死一個沒法救,十個只剩九。
九個印第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到頭一睡睡死啦,九個只剩八。
八個印第安小男孩,德文城里去獵奇;丟下一個命歸西,八個只剩七。
七個印第安小男孩,伐樹砍枝不順手;斧劈兩半一命休,七個只剩六。
六個印第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飛來一蟄命嗚呼,六個只剩五。
五個印第安小男孩,惹事生非打官司;官司纏身直到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印第安小男孩,結伙出海遭大難;魚吞一個血斑斑,四個只剩三。
三個印第安小男孩,動物園里遭禍殃;狗熊突然從天降,三個只剩兩。
兩個印第安小男孩,太陽底下長嘆息;曬死烤死悲戚戚,兩個只剩一。
一個印第安小男孩,歸去來兮只一人;懸梁自盡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書中的人在高度精神緊張下,相互猜忌,爾虞我詐。
讀完此書,書中所講人性這個話題,從古至今,我們一直探討不休。其實在這條道德與人性批判道路中,我們無人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