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盜夢空間》里,小李子從事的是盜夢的工作,即將一個想法種進一個人的大腦,然后讓這個想法如同種子一般,慢慢地生根發芽,最后驅動他去完成某件事情。
李笑來老師也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希望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那就先按照那個世界的規則去行動,自然而然你就會向那個世界靠攏,最終真的活在那個世界里。”
這兩者有什么關聯呢。在我看來,只有先有這樣一個種子(想法概念),才會有行為驅動力,驅使你按照某個世界的規則來辦事。
說出這話,也讓我自己很有感觸,尤其是對照著我生活中的一些改變來看,更是讓人深思。
1)
前段時間,有朋友跑來問我,“為什么最近幾個月,你朋友圈里,關于你生活的記錄特別少?!”
包括前兩天也有朋友跟我說:“看你這兩天經常發朋友圈,想來最近過得不錯啊!”也從側面說明了,最近幾個月來,我的確很少在朋友圈發比較私人的東西了。
為什么呢,我自己屏蔽了朋友圈絕大部分的人,不過是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在無效和無用的信息上。
推己及人,我自然覺得,不該讓自己無關緊要的記錄,來侵占別人的時間。除非是分享一些我認為有價值的文章。
說到底,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兩個資源,不過是時間和注意力,所以不要輕易讓它們如同韭菜一樣被隨意地收割!
2)
前兩天一個朋友突然微信我:“最近咋樣啊,差不多結婚了吧?”
看到這話,我忍不住發一個流汗的表情過去。
然后對方很不解,問怎么了。
忍忍,甩了一句:忙,不接受閑聊。
這是真的,你也許需要kill time(殺時間),但我不是啊,我是一分鐘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啊。
下班后的三個小時,對我很重要,好嗎,尤其是在經常加班的情況下。
不能因為你的時間不值錢,就覺得我的時間不值錢啊。
當然,沒人是分分鐘繃緊神經,但是我們的關系還沒有好到,值得我舍棄正事來和你一起浪費時間的份兒上吧。
所以對那種沒事來閑聊的人,我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當然有可能對方找我閑聊,是有事兒需要幫忙啥的。
那我也不能原諒啊。 這種開場白看上去是禮貌,但實際上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所以看到微信,那些很久沒聯系的人,突然冒出一句諸如“在嗎”或者“想請你幫個忙啥的”
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你啰嗦起來的樣子,讓我好想揍人啊。
甚至,但凡這種開場白,即使我有空也不會秒回。
因為,別指望開頭磨磨唧唧的人,后面聊天會變得言簡意賅,所以一旦開聊,可能就沒完沒了。
有事說事,你需要我幫你做什么,直接說。
能做到的,我自然會直接幫你做了。
做不到,我也會直接告訴你。
3)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要特別警惕。
比如上周一老同學來問我,公眾號怎么編輯文章,我簡直了,如果不是看在那么多年交情的份上,我真想回呵呵了。
百度能解決的問題,還是別輕易問人吧。實在不喜歡百度,你可以找谷歌啊,還有搜狗,獵豹啥的,瀏覽器還不多啊。
說到底,我們除了要學會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時間和注意力之外,還要學會高效的溝通。沒錯,這是我這幾個月以來,思想上最大的變革了。
4)
我之前說過,我每天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偽原創,用自己的思維和邏輯去包裝別人的核心觀點。
這話沒錯,但其實,隨著寫的文越來越多,掌握的概念也越來越多,再寫文時,自己能發揮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
甚至自然而然地將,之前的概念連接起來,形成一篇新的框架出來。
沒錯,這兩個多月以來,通過反復寫樓市、股市、美國大選等文章,我慢慢懂得,其實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是建立在“重復”的基礎上。
只有刻意練習,重復到大腦皮層溝回形成了類似本能的聯接,才能叫“我學會了”,這也是《盜夢空間》里面的“將概念種入大腦”。
5)
前兩天微博有一條熱搜是:兩句喜歡,三句愛,七天追不到就說拜拜。這句話看似矯情卻飽含真理。
當然這句話,除了感情方面,還包括生活的各個方面。
拿我來說,上個星期我決定混一混社區,學習一下社區運營,然后在“天涯” “得意生活”各自溜了一圈,發了兩個貼,就不了了之了。
今天突然驚醒,如果不能運用和堅持,即使頭腦中有好的點子,那也是浪費,更別說學習了。
成功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堅持+策略,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你希望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那就先按照那個世界的規則去行動,自然而然你就會向那個世界靠攏,最終真的活在那個世界里。
對我而言,成長才是永恒的剛需,未來我向往的世界就是,一個高效的學習+高效的分享,販賣知識的世界。
所以在慢慢靠近它的過程,我必須要珍視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學習高效的溝通,主動將一個又一個更正確的概念,種進自己的大腦,理解它,接受它,最后將之融入自己的血脈。
這個不斷的打怪,不斷的升級的過程,必定漫長,也不會簡單,但在不斷地接近夢想的過程中,我們要記得一句話,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