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不能夠透徹地理解“平凡的世界”的含義,因為我一直以為,“平凡”這個詞總是被用來形容那些足夠微小,足夠簡單,并不值得人們投入過多注意力的對象,而“世界“卻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用“平凡”這樣簡單的詞來形容這么宏大的對象,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時隔經年,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當我再一次捧起這本書的時候,我終于能夠讀懂書中所詮釋的那份平凡中的偉大。
這本書帶給我的財富主要體現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承受疼痛的能力;保持向上的勇氣以及正確處理現實和理想的關系。
承受疼痛的能力
人生在世,無論你處于什么樣的社會地位,扮演什么樣的社會角色;無論你此刻位于什么樣的年齡階段;無論你的生理和精神狀況如何,苦難和疼痛始終會像一絲涼嗖嗖的風,時不時誤打誤撞飄到你跟前,一點一點吞噬你的喜悅,消磨你的意氣。但是,當你一個人在深夜默默流過那些淚,默默飲完那些酒,默默在孤單中死去,又默默在頹廢中重生,最終你習慣了傷痛,那也是擁有了生命中該有的厚重。
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這樣一個有抱負,肯上進,滿腔熱血又敢于直面困難的青年,無疑在很多讀者心中樹立了完美的形象。
上學時,他只吃得起一份丙菜,貧窮壓得他抬不起頭來。后來他只身一人來到黃原攬工,承受著沉重的體力勞動。在成為一名礦工后,他每天面臨高強度、高風險的井下生活。這還不夠,一次意外使他親愛的曉霞從此再也走不進他的生活,最終,那道傷疤永遠地停留在他的內心深處。盡管如此,在田曉霞離開之后,他依然像是一個打不倒的斗士,在痛苦過后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他用那煎熬的內心深刻地體會到:生活總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著,就應該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親人,更應該珍惜自己生命的時刻,精神上的消沉無異于自殺,像往日一樣,正常得投入生活吧!即使是痛苦,也應該看成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組成我們人生幸福的一個不可欠缺的部分呢!
他在面對殘酷現實的同時,早已擁有了承受疼痛的能力,他能夠寬容這份疼痛融合在自己的生活里,成為陪伴自己前行的一份力量。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大概孫少平就是魯迅所說的這種勇士吧。
保持向上的勇氣
前些天在《演說家》一期節目上看到北大才女劉媛媛的演說辭里有這么一句話:人生就那么兩種方向,要么向下,要么向上。這句話給我的啟發和《平凡的世界》帶給我的是一樣的:嘗試在泥濘中抬腳,總好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沒有再去努力生活的必要了,因為無論我怎樣盡力去完善通往那個簡單目標的過程,我還是實現不了那個我想要達到的目標。我變得不思進取,每天無所事事,不負責任地混著那段黑暗的日子。直到后來,我再次翻開這本書,突然有一股強烈的罪惡感漫向我心頭,我在內心深處一遍有一遍問著自己,難道就打算在這種狀態下渾渾噩噩地活一輩子?
這次打動我的還是孫少平,作為一名擁有足夠知識和較寬眼界的農村青年,他一直在內心深處極力追求那個他用勃勃野心支撐著的大世界。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民的兒子,他不愿意一輩子待在雙水村這個局限的圈子里,做一個本本分分的莊稼人,他一直渴望有一天可以扒上火車走向遠方,去看看那個他沒有見過的世界。于是他去城里攬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還不忘讀書寫字。他在離開學校后還是堅持看田曉霞寄來的《參考消息》和各類書刊報紙,關注著國內外發生的各項重大事件。我想除了對向上的渴望,沒有什么力量能夠讓一個人在身處這么復雜混亂的環境時,還能夠如此熱愛學習。通過一番努力,他最終成了一名工人,也擁有了黃原縣城的戶口。即便是深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他也不曾停下前進的步伐;即便殘酷的命運死死的壓著他,他也一直都沒有停止反抗。
就像《老人與海》中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生來就不是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我們改變不了周遭的環境,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保持一份向上的心。我就是不甘心,我就是不想這么輕易地放棄。既然沒有選擇的余地,那就與這個操蛋的世界死磕到底。
即便身在生活,也要做理想的臥底
在我的生活中,身邊總是會有人發出這么一句感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一定的差距,有時甚至能夠形成很鮮明的反差,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在現實的世界里以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就比如你知道自己可能成為不了某方面的專家,但你依然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鉆研這方面的知識;你明明知道自己成為不了星光大道的年度總冠軍,但你依然可以熱愛你為之癡迷的音樂和舞蹈。你依然可以在最樸素的生活里堅持那份最遙遠的夢想。
《平凡的世界中》中,孫少安作為雙水村第一生產大隊的隊長,他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從一個地地道道的窮小子變成了一名暴發戶,從娶媳婦出不起彩禮到帶著全村人民發家致富,他的理想很簡單,就是讓村里的人填飽肚子,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但由于當是的國內局勢和相關政策,他的理想要真正實現也很艱難。他試著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卻被公社批判是帶有資本主義傾向;他開起了磚窯,興奮地宣稱要將自家燒的磚賣到很大很遠的城市,可是他卻又在一夜之間瀕臨破產。最終就連那個一直在他身邊支持他,維護他的妻子也被查出是患了癌癥。他一直折騰著,沒有讓自己力氣與智慧閑置,即便他的這份折騰并不能帶給現狀多么大的改善。
現實總是殘酷的,但不能因此就放棄折騰。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生活情形中,每個人都有去愛的資格,心中存有熱情,那能活過的每一天都是實現理想的一部分。在平凡的日子里,做那些在自己看來并不平凡的事。即便理想夠遠,我們也緊緊追隨其后。即便是身在生活,我們也要做那理想的臥底。
總體來說,這本書給過我很大的勇氣和力量,同時也教會了我理性做人,正視現實的道理,我一直覺得它并不是一本勵志的書,它只是很真實,本書的結局中,一切苦難還在繼續,但那份強大的被生活賦予的力量也從未遠去。
在平凡的世界里,過平凡人的生活,但也不忘將每一天過得充實有力,新鮮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