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簃齋摭錄四則(56)
楊府
圖片發自簡書App
1,錢鍾書此生所幸,得遇賢妻。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乃于自留之樣書扉頁,題曰:“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之結合各不相容之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2,楊絳奉命譯《堂吉訶德》,或告之曰:“用任一語言譯之,皆可。”楊乃比較流行之英、法譯本,達五種之多,皆有缺憾。乃奮然習西語,自原作譯之,不十年而功成。今本以楊譯為佳。
3,李霽野幼時,長于霍邱鄉間。姑父,菜農也。每日,必與之一白蘿卜以啖之,自此漸而為習。后尤喜食胡蘿卜,一生未改。至暮年,猶每日以食一斤胡蘿卜為樂,恒不輟。恒曰:己之所以年逾八十,看書寫字,目力與少時無別,此皆胡蘿卜之功也。
4,國初,蒙文通任教于四川大學。窮其一生,治經史之學,著作頗豐。然嘗告其子曰:“吾之學問最深處,恰是不著一字之宋明理學。理學之用,非言說可釋之,宜躬身而踐之者也。”每指導研究生,必也兩言。一,引陸象山言:“某這里縱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二,乃其做人之信條:“一個心術不正之人,做學問而能有大成就者,吾未之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