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我不知道湯顯祖在當天看到了徽州山水怎樣的風景,才淡淡吟誦出這樣的詩句。很多朋友說的“黃山歸來不看岳”,大旅行家徐霞客所言“觀黃山,天下無山”,這些都讓我對徽州的景色在憧憬之外,又增加了幾分是否言過其實的揣測。
去黃山、宏村是清明假期,短暫的時間,匆忙的行程,卻給我留下了動人的回憶。
黃山:上帝的盆景中的徜徉
黃山在四月間常是雨水不斷,所謂“低頭看路,抬頭看霧氣”。我爬黃山的時候恰逢天空放晴,這算天公作美,成全了我看到了黃山最美的景色。
我的行程從山腳乘坐云谷索道開始,雖然排隊了將近3個小時,可是當乘坐上索道,眼看著山腳下蔥翠的森林漸行漸遠,艙門外各種怪石嶙峋,千姿百態的松樹映入眼簾,排隊的焦躁情緒逐漸煙消云散。我有些興奮,拿著手機拍攝不止,我不知道這僅是黃山給我帶來驚喜的開始。
黃山有著“上帝的盆景”的美譽,它的奇松和怪石是上帝用絕妙的畫筆,在蒼茫無垠的天地間勾勒出的美麗壯景,這幅圖景濃淡相宜、疏密相間。偶爾雨霧驟起,冰冷的山水、草木中生起了云海,整幅山景頓時又是另外的靈氣。
行程沿著白鵝嶺、石筍矼,一直往始信峰、北海地區前行。一路上可以看到各種奇松。據說,只有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地的針葉性松樹才會被稱作黃山松。它們樹干筆直挺拔,松枝自然成形,或冠平如蓋、或形似鳳尾、或尖削如劍。
我走得匆忙,來不及專程去玉屏樓看迎客松,不過我卻看到了俊秀青翠的小迎客松、盤根交錯的團結松、矯健威武的黑虎松、線條舒展的豎琴松、纏綿繾綣的連理松等。它們形態各異、生動有趣,儼然是這幅天然盆景中最美的點綴,它們在山間看似肆意地生長,卻在蒼茫天地間以最獨特的方式,向所有游客詮釋著黃山的獨特魅力。
黃山怪石是和奇松一樣,散落在山間、坡頂,星羅棋布、隨處可見的,它們或猙獰突兀,或娟秀清麗,與各種奇松相映成趣。怪石多數形成于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經歷了上萬年的風化,因此石頭呈現出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的各種形狀。
我游覽的當天,天空放晴,遠處的怪石無論是形狀還是紋理,都可以一覽無余。比如,“童子拜觀音”、“猴子觀?!薄ⅰ皦艄P生花”、“仙人下棋”,這些都是以前在書本里看到的名稱,現場看看也僅是蒼茫山地間佇立的一塊石頭。可是,觀看怪石的樂趣在于“七分想象”。這時候,同行的導游就會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關于怪石的種種傳說,讓人不自覺就開始浮想聯翩,不無感嘆這自然之力加上奇妙想象的渾然天成。
黃山的各種怪石很多也極具文藝色彩,包括猴子觀海、仙人下棋、清涼臺等等,背后的傳說很有意思。眾所周知的“飛來石”,其實就是一塊重約360噸、置于一塊長寬10米石板上的花崗巖石。導游這時候會科普女媧補天的傳說,兩塊補天石遺落在民間,一塊成了寶玉口中含著的通靈寶玉,一塊化作了飛來石留在黃山山腰。這時候,你再看那塊呆板的石頭,瞬間也可以感覺它的靈性了。
還是有些遺憾的是,這次去黃山天氣雖然晴朗,可是鋪天蓋地的云海更是看不上。我想,好多怪石、奇松的景象在云海籠罩中,應該是另外一番景象。尤其是那段谷深崖高的西海大峽谷,晴天看著腳下的懸崖峭壁已經是一身冷汗,在云霧中如臨仙境的感受,應該是更有意思吧。
宏村:綿軟溫情的鄉情夢
最后一天安排的是宏村。在宏村就是停留了一個上午,不過我仿佛做了一個綿軟、溫情、悠長的夢:夢里有清水潺潺,緩緩流過家家戶戶門前的渠道。有溫暖金亮的陽光,慢慢爬上每家屋內精雕細琢的窗欞床幃。有淺紅的桃花、碧綠的垂柳在月沼湖畔輕搖慢舞,悠悠裝點著所有游子的徽州夢。
“一襲煙雨罩江南,兩袖清風論古今?!焙甏迨抢寺赖?,它就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的山水畫卷,遠處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如黛的雷崗山,近處是青瓦白磚的民居與幽幽的月沼湖水,彼此相映成趣、各具風味。宏村屬于明清古建,保留著明清民居140余幢,它是汪氏先人所建,是徽文化和古徽商的集中地。
一個“徽”字,人在左,山在上,水流于下,文立于右。簡簡單單的構造就看出徽州人的審美情趣以及生活理想。鄉愁是所有游子難以割舍的情緒,古代的宏村人將這份情感融化在建造宏村的每處細節中,包括每戶流淌的潺潺溪水,各家推窗而至即可遠眺的青黛山景,以及各家各戶將尊賢尚孝、平安富貴的傳統思想表達在每塊匾額、每盞條案以及每幅窗畫的設計之中。
據說,宏村人在古代就獨具匠心地設計了“牛型”水系古村落。村落以“?!毙尾季郑綖榕n^、樹為牛角、橋為牛腿、屋為牛身、鑿湖作牛肚。無數游人流連忘返的月沼湖,既是宏村人的生活中心,也是這條靜臥在南崗山下老牛的“牛胃”,遍及每家每戶的水網,就是四通八達的“牛肚”了。它蜿蜒流淌、縱橫交錯,最后又匯集到村南被稱為“牛肚”的南湖。
如果從上空俯視,這條水牛的雛形清晰可見。所有民居之間戶戶關聯,可是又為了防止火災蔓延、殃及無辜,家家又用中間高兩側低的馬頭墻隔開,這是徽派民居的特色了??梢韵胂?,在外奔波辛苦的古代徽商們用了無數的心血才打造了這方心靈的凈土。當他們遠離了硝煙彌漫的官場和商場,不再為功名利祿操心,就愿在這方淺淺的湖畔邊,過著炊煙裊裊的平凡生活。
離開宏村時,天空飄起了濛濛的細雨,整個村落在一片煙雨中安靜不少。南湖邊上散落著的寫生的學生匆匆收起了畫板,石板道上的游人撐起了雨傘。
我在巷間匆匆走過,我試圖記住宏村中目力所及一切:屋內的老桌椅,檐下的紅燈籠,門欄上的春聯,風干的臘肉,晾曬的筍干,還有墻角零落的花草,從腳邊匆匆竄過的小貓…
我有些恍惚,這些異鄉的景象讓我感到如此熟悉,我記起了兒時在山城的生活。那時候我們的生活很窮苦,可是聞得見隔壁家的飯香、聽得見街頭的雞鳴、看得見江盡頭的帆船。那幾年的時光,現在是我最好的鄉土記憶了。
相遇:當年的我們,劃著云朵唱著歌
旅途中遇到的各種人,是一路行走最有意思的風景。這次黃山行程中,住了星級酒店、也吃過街邊小店,不過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在湯口鎮上國際青年旅社停留的夜晚。青年旅社在老街上的位置都算偏僻,偶爾的一個晚上我在河邊散步,聽到有駐場吉他手唱歌,窗外看見酒吧里很安靜,我便萌生了在青年旅社里借宿一夜的想法。
這家被取名昆侖的青年旅社充滿了文藝又時尚的氣息,包括吧臺上五顏六色的酒瓶和老式的電視機、錄音機,臺桌上素雅恬美的干花。還有,墻壁上涌動著青春氣息和浪漫情懷的標語“人對了,世界就對了”、“與君初相識,似是故人歸”,一剎那間也讓我想起我那幾年激情又迷茫的青春時光。
晚上,我與好幾位素不相識的年輕背包客在大廳里唱歌,聽著他們講述著求學求職的故事,分享著自己旅行經歷,那種愜意與愉悅的心情,我到現在都很難忘記。他們有人辭去了家鄉穩定的工作,要到北京去打拼一番,折騰下自己喜歡的事業。有人與男朋友異地相戀,兩人相約在黃山,兌現著“我在你的鏡頭中,始終是大笑的”的諾言。有人放棄了保研機會,選擇了走出校門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們的交流其實不到兩小時,我在一陣微醺中仿佛又回到了我也度過的的白衣飄飄的年代。那幾年里,我堅定地相信著美好和純粹,堅持去尋找理想和信仰。到后來工作的幾年,我被工作和生活折磨得疲憊不堪后,我再不敢啟齒去說關于戲劇、文學和音樂的各種想法。我將曾有的書生意氣盡力收斂起來,我賣掉了幾柜子的書,可是生活并沒有過得像周圍人說得那樣。
前幾天,我的研究生同學說起以前,感嘆了一句:“那時的我們,劃著云朵唱著歌”。成長是一場悲喜交加的蛻變,那么變老就是一段夾雜著喜樂心酸的旅程。工作幾年,當我不再為書費、旅游費、演出票發愁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對看書、旅行少了不少興趣。我曾經是多么自視清高貶低更年輕的鮮肉們,可是我在青年旅社看到那些鮮活年輕的面孔,我竟然羨慕不已,我好像又看到了曾經熱血沸騰的自己,不過似乎沒有他們那樣說走就走的旅行,似乎連談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都顧不上,我就慢慢變老了。
徽州行程告一段落了,旅途中的點滴還是歷歷在目。以前的旅行總像趕集,生怕錯過每個景致?,F在精力不如從前,我干脆放慢了腳步,淡定從容了不少,靜靜地看景物,慢慢地聊天。其實,這樣的感覺也很好。(完)
PS:替那家青旅義務做個廣告,有滿是故事的老唐,有漂亮的老板娘,有文藝內向的吉他手小朱哥,他們相信你去了,還會再來...
http://bnb.qunar.com/city/huangshan/dt-6373/?tag=huangshan#fromDate=2017-04-13&toDate=2017-04-14&q=%E6%98%86%E4%BB%91%E5%9B%BD%E9%99%85%E9%9D%92%E5%B9%B4%E6%97%85%E7%A4%BE&from=hotellist%7Csug&fromFocusList=0&filterid=297a9f68-57c6-4df2-a7b3-5f4aee3501a3_A&showMap=0&qptype=brand|hotelName|poi&haspoi=1&QHFP=ZSS_A4972B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