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最能讓大家記得住的故事主線是寶玉的愛情。
于是大家一般都叫得出林妹妹和寶姐姐。
林妹妹才華橫溢但個性缺陷也很明顯:目下無塵,小性,行動愛惱人。
而寶姐姐貌似給大家留下的感覺卻更多是溫柔賢淑,世故圓滑的形象。
但事實上這個人物原沒有那么簡單。
寶釵第一次出場,薛姨媽就說了一句“寶丫頭古怪呢”。
但前幾次看,此處并未引起我注意,心想無非是當媽媽的變相自謙。
不過近來重讀紅樓,細看脂評朱色小字,頓感晴天霹靂。
只見脂硯齋云:“‘古怪’二字,正是寶卿身份。”
再一字字讀下去,突然發現這個古怪的薛寶釵應算是“低欲望社會”的杰出代表了。
首先,寶釵不喜戴花弄粉,如第一回出場即便裝登場。
于是薛母解說,寶丫頭古怪,不喜小女生愛的那些東西。
第二次登場,與金玉姻緣的男主賈寶玉見面,又是穿一色半新不舊的衣服。
但雪芹轉筆寫寶玉的服飾氣質,卻是富麗堂皇,神采飛揚。
接下來的情節估計你也會有印象。
寶玉問熏什么香,寶釵答“好好的衣服熏她做什么”。
寶玉再問金項圈,寶釵則答“沉甸甸的戴著有什么趣兒”。
一副采菊東籬,淡泊明志之感。
心中不禁對比寶黛初見,彼此就一副心心相印之感。寶玉因為黛玉沒有玉而怒摔通靈寶物,黛玉因為引得寶玉發癡狂,垂淚到深夜。
OMG,這樣來看,這對金娃玉郎初見之景,簡直不忍直視。即便鶯兒挑破兩人配飾上的話是一對,寶釵也是一副“少多嘴,去倒茶”的成熟淡定。
如果你覺得寶釵是在外人面前裝的,那后面的兄妹兩個對話又是怎么回事?
薛寶釵和哥哥薛蟠吵架后,薛蟠自知沖撞了妹妹,于是討好說:“妹妹的項圈應該炸炸了,衣服該添補些了。”
結果寶釵答道:“黃澄澄的又炸它做什么,填那些衣服我還沒穿遍,又做什么?”
最著名的橋段還要說劉姥姥二進大觀園。
賈母史太君顯擺,二宴劉姥姥,并帶劉姥姥逛大觀園,參觀自己孫女的房間。
黛玉的瀟湘館湘妃竹翠綠,探春的秋爽齋闊朗大氣。
唯有寶釵的房間“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床上只吊著輕紗幔帳。”
最后連賈母也看不過去,自己挑了古董擺設送過去。
縱觀大觀園各位小伙伴是什么樣的?
黛玉滿心里裝著那點小兒女私情,瞄著寶哥哥一刻也放不下。
湘云愛樂愛吃喝,穿男裝,燒鹿肉,醉倒在芍藥花里。
連我們最有王妃氣質的三妹妹探春,也愛市井的小玩意,不忘讓寶玉幫她買了帶進來····
這樣的寶釵不禁讓人想起了二木頭賈迎春,抱著“太上感應篇”,對什么都不理不問。
但寶釵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的。
她在乎“重要人物”的感受。
寶玉之母王夫人因不滿自己身邊的貼身丫頭金釧出語輕浮,一怒之下攆人導致金釧氣急投井。
知此事后的唯有寶釵知王夫人心中不安,及時去勸解。
只見寶釵先說,也許不是投井,是失足落下也未可知。見王夫人自怨是因為自己要攆她出去,寶釵馬上說那便是個糊涂人了,并不可惜。見王夫人為金釧的妝裹煩心,就主動提出送自己新作的衣服給金釧做壽衣,說自己不忌諱,且金釧活著的時候也穿過自己的舊衣服。
金釧是貼身的大丫鬟,與服侍賈母的鴛鴦,服侍王熙鳳的平兒等是同一級別,即高層領導的私人助理。
被開除(被攆)對于她來說是奇恥大辱,于是她寧可一死,也不愿意就這樣離開。
寶釵定深明這種大族里丫頭無法言喻的苦楚,但最后這句:多給點銀子打發,就算盡了主仆情分。對于這個生前和自己應交往密切,平日就穿過自己的舊衣服的丫頭,是否言語間太過無情?又一個細思極恐。
不受大家待見的姨娘之子賈環和寶釵貼身丫鬟鶯兒玩牌賴皮,贏了鶯兒的錢,兩人爭執不下。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的寶釵卻按住鶯兒說,你放手,爺兒們怎么會賴你的錢。
自此就更不要說對賈母喜好的把控,對眾姐妹的照顧,大大咧咧的史湘云也一口一個寶姐姐好,最后黛玉也說“誰知 她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他藏奸。”
寶釵已經15、6歲了(已到法定婚齡),選秀沒有選上,家族敗落,父親早逝,哥哥不成器。
她要活,首選肯定是這個相對熟悉的環境里。
于是看得懂,看得透,哄得好整個系統運行的關卡人物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三春過后初春景,是紅樓夢曲中的警句,即賈府正式走向衰落的時候。
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這是前八十幾回眾姐妹最后的一次相聚寫詩場景。
大家一起以柳絮為題,各自作了。
只見黛玉寫的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大家嘆,好是好,就是太作悲。
而寶釵的是“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家嘆,果然翻的好力氣。
無論寶釵還是黛玉,關于寫詩時都說過,寫詩最重要是立意。
此時看兩人的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一個被動悲觀,一個主動樂觀。
一個是想上青云的薛寶釵,另一個是大不了求一死的林黛玉。
立意不同,人生的活法自然不同。
黛玉如青春韶華,似水流年,定是要逝去。
而成熟隱忍寶釵的留下,長長久久的,要活下去。
脂評:“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請看黛玉逝后寶釵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謬也”。
可惜我們看不到后幾十回的紅樓夢了。
此刻只同張愛玲:
可恨“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
青春逝去情商低,行動愛惱人,暗戀起別人就忘乎所以的瀟湘妃子,留下看大局,弄手腕,圓滑有城府的蘅蕪君。
我們古怪的薛寶釵啊,哎,到底是現在八面玲瓏你,還是如今不再惦記她的狡猾,嘆她聰明自保的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