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廈門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我的人生中,呆的時間比我的第一故鄉要長得多,再扣除少不更事的那些年,其實我對廈門的感情要比原來的第一故鄉深得多。
? ? ? 剛到廈門的時候,廈門是一個溫馨的小城,城區不大,高樓不多,綠樹成蔭,語言陌生,但是廈門人并不排外,雖然交流上面有一些問題,但是并沒有感覺不受歡迎。用僅會的幾句閩南語去討價還價,也并沒有被人歧視。
? ? ? ?那時候的我非常喜歡逛街,從學校坐車到中山路再穿街走巷到人和路大同路,就是有百年歷史的騎樓建筑,和家鄉完全不同的生活就展現在面前,喜歡飲茶的當地人,常常坐在騎樓下的小桌旁,自斟自酌,三五好友就可以聊上半天,好像家就在街上街上就是家。
? ? ? ?人和路是有名的市場,各家進了許多港澳臺流行的時裝,因此風格也不相同,每個人都有偏愛的店,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記得有一次在一家店里看中了一件衣服要試衣,店主說上樓試,我走上二樓一看誒,還有一個樓梯通向三樓,不知道上面有沒有人,就又往上走了,結果到了四樓還是一樣的樓梯往上,就這么一直走到了這家的天臺。這樣的試衣間估計全國也沒有吧。還有各種的工藝品小玩具,總之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門,中間還插著不少的冷飲店小吃攤,去一趟錢包扁了,行囊和肚子卻是滿的。連坐車的錢都花完了,再穿過輪渡走到大學路一路這么走回去學校去。一路都是西洋和閩南融合的建筑,天氣不涼不熱,又有樹蔭長廊,非常適宜步行。有的時候更愿意走路,而不是坐車。閩南人的友善在于,即使不認識,他們有時也會招呼你坐下喝茶。溫暖的氣候溫暖的人情。
? ? ? ?更不用說有海上花園之稱的自然景觀了,整個島沿海的自然景觀都不同,學校的沙灘是一種樣子,小漁村的沙灘又是另外一種樣子,而未經開發的原生的沙灘依然存在,甚至于騎車環島半天就能結束,鼓浪嶼的船票也不分本地人外地人非常的便宜,上島就是建筑博物館,這樣的博物館又是活的博物館,人們在那里居住生活,在靜謐的巷子還能聽到別人在演奏鋼琴的聲音,找個有樹蔭的地方坐下來聽一會兒海風習習,連汗都沒有了。
? ? ? ?現在的廈門已經繼續躋身于全國房價十強之列,當地人已經被拆遷到遠離市中心的地方,中山路成為商業步行街,進駐了許多全國連鎖的品牌,賣著全國一樣的貨品,在自家樓下開店,一邊泡茶,一邊賣貨的廈門人很少了,許多店鋪轉包給別人就可以掙到大錢。在租金高企的壓力下,人情味少了很多。人和路大同路的小商品市場已經不見了,改造成為臺灣小吃街,但味道比臺灣的小吃又差很多,廈門本土小吃更難覓蹤影,雖然有幾家在那里堅守,但是價錢已經貴了很多,當然環境也更好。只是那種邊吃邊逛的逍遙感沒有,我想當時的人和市場就和現在的臺灣夜市一樣吧。我們只能到臺灣去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