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阿寶的文章,一篇100000+的爆文,點贊打賞不計其數,因為寫出了醫務人員的心聲。
記得曾經看到一個段子,在阿寶這篇文章的評論里也被引用了——患者甲咳嗽,醫生開口服藥,三天后病情加重,醫生建議掛水,患者罵“早知道直接掛水多好,省了藥錢還少遭罪,他媽的庸醫!” 患者乙咳嗽,要求掛水,醫生說,不需要掛水,按照用藥原則,病情不嚴重,先口服,口服效果不好才掛水,患者罵“病情加重我告你,你負得起責?” 患者丙咳嗽,醫生說掛水吧,患者罵“一來就叫我掛水,不能先吃點藥,你們就是想賺我錢,吃回扣,缺德玩意!” 患者丁咳嗽,醫生說,你是吃點藥還是掛水啊,患者罵“我他媽又不是醫生你問我,你是大夫我是大夫?傻逼玩意!” 患者戊咳嗽,醫生詳細解釋說,吃藥效果慢而且可能病情加重,如果直接掛水則容易產生耐藥性,還涉嫌過度醫療,要不然先吃藥吧,效果不好的話你再回來掛水,患者罵“唧唧歪歪說這么多,就是想把責任都推掉唄,你們就沒醫德!” 患者己咳嗽,醫生不敢多說話,患者罵“到底什么情況?會不會看病?” 患者庚久咳,醫生說,抽血化驗,拍片檢查,患者罵“黑心大夫,黑心醫院,就知道檢查、檢查!掙昧心錢!” 患者辛久咳,拒絕檢查并鑒字,病情遷延加重,后確診癌癥,患者罵“之前為什么不給檢查?老子有的是錢!”,于是將媒體喊來曝光,并告上法庭,醫生辯解“患者拒絕檢查”,法院說“患者是外行不懂,患者是弱勢群體,判醫院和醫生,賠償!賠償!”這文章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可見現在的醫患關系充滿著不信任,覺得“總有刁民想害朕”,想作死攔也攔不住。而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醫生的作用就是幫你排查萬一,這萬分之一是小概率事件,真的攤上小命不保。
不寫了,直接轉燒傷超人阿寶的文章,實在寫出我心。不知道普通吃瓜群眾是怎么看待這事兒,您愿意為檢查的不確定性買單嗎?
加上原文鏈接
http://mp.weixin.qq.com/s/99Bc9WOrKrZTtnd7fYeLOw
今天,一個網友在微博上對深圳某醫院進行了聲討。
事情是這樣子的:這位網友不慎被貝殼刺破手掌,部分貝殼碎片斷在了傷口內。到醫院后,醫生建議他拍片,他拒絕拍片,自己找個針頭把碎片給剝了出來。
然后,這位網友堅定不移的認定:醫院讓他拍片屬于過度醫療。他連發數條微博,不僅對醫院和醫生指名道姓的大加指責,還圈了醫院和主管單位,看其氣勢洶洶的樣子,顯然以為自己毫無疑問的占據了絕對道理,以為事實確鑿無疑的證明了醫院黑心,醫生見利忘義缺乏醫德。
看完他的微博,我很客氣的告訴他:我還是建議你去拍個片子,看看碎片有沒有殘留,如果有未取凈的小碎片殘留在里面引起嚴重感染,就不好了。當然,就算你不做檢查,也有很大概率會順利康復,但醫生必須考慮意外。
至于為什么醫生處理傷口前要拍片子,我也給他做了解釋:處理傷口前,醫生要清楚碎片的深度、大小和數量。手部血管神經豐富,傷口位置恰恰在小指和環指神經走行位置。貝殼碎片非常鋒利,如果不明白具體情況就強行拔出,有劃破神經的可能。
這位朋友,后來自己主動把微博刪除了。
這種事情,在現實中并不罕見,甚至可以說,非常常見。
就在不久前,某位著名記者,曾經記載過一件事情:他親人出現呼吸衰竭,醫生建議趕緊插管。他在電話咨詢另一位“醫學專家”后,拒絕插管。最后,經過醫生搶救,他母親脫離了危險。而他得意洋洋的認為,自己做出來正確選擇,打敗了那些試圖給他母親做過度醫療的無良醫生。
對此,我做了一個評價:面對敵人,你把醫生手中的沖鋒槍禁用了,醫生被迫用刺刀和敵人拼殺。幸運的是,醫生贏了。而醫生的勝利,竟被你當作禁用沖鋒槍合理的理由。
醫生讓我如何如何,我沒有聽,而最后也沒事。這種故事,很多,而且,常被用來質疑醫生的臨床水平和職業操守。
有一次,在某個飯局上,一位朋友又給我講了一個這樣“醫生讓我如何如何,我沒有聽,而最后也沒事”的故事。
我笑了笑,把話題岔開。
過了一會,我問他一個問題:有一把可以裝6顆子彈的左輪手槍,里面裝了一顆子彈,現在有人要拿這把槍向你頭部開一槍,你有六分之一的概率被子彈打死,六分之五的概率沒事。如果你出一百塊錢就可以買通槍手,就可以把這顆子彈偷偷取出來,保證你百分百沒事。這一百塊你出不出?
他說:當然出啊。這世上哪有選擇不出的傻子?
我說:事實證明,你就是那個不肯出這一百塊的傻子。
醫學的檢查手段和治療手段,并非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非黑即白,不用就一定會有嚴重后果。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你得了細菌性肺炎,也未必一定會死,但是,你有非常高的概率會死。所以,在有了抗生素以后,對細菌性肺炎,我們要使用敏感抗生素。
受傷后不打破傷風,你也未必一定會得破傷風,但是,你有一定的概率會得破傷風,而一旦感染破傷風很可能致命。所以,我們對有風險的患者,要常規注射破傷風。
得了脊髓灰質炎,你未必一定會死亡或者癱瘓。但是,你有相當的概率會死亡或者癱瘓,所以,我們要推廣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
醫學就是這樣子的。很多時候,醫生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盡可能拆掉頂著你腦袋馬上要開槍的左輪手槍里的子彈。
左輪手槍可以裝6發子彈,頂著你腦袋的這把手槍里面,有可能有1發子彈,也可能有6發子彈,甚至不排除沒有子彈。而醫生要做的,第一是搞清楚里面到底有沒有子彈有多少子彈。這就是診斷。第二是盡可能拆掉里面的子彈,也許能拆掉1發,也許能拆掉6發。這就是治療。
沒有醫生干預,板機扣動后,你或許也能安然無恙,因為那顆會奪去你性命的子彈幸運的沒有激發。
就算有醫生,板機扣動后,你或許一樣會死。因為雖然醫生努力給你拆掉了5發子彈,而你卻偏偏不幸的碰上了那殘留的最后一顆。
這就是醫學能做的,這就是醫生要做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有人選擇粗糙的活,有人選擇仔細的活,這一點,醫生無權置喙。
但是,醫學不是一個可以粗糙的工作。
只要你來到醫生面前,醫生就有責任盡量幫你避免或降低風險。注意,是盡量,不是絕對。
你覺得醫生多事,只是因為你把自己看得太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