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時間已夠長,還不留一些時間給你在乎的人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當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一點點進入我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我們就像發現新大陸般,無時無刻不與它們在一起,時常在公交車上看到這樣的景象:車內,除過年紀大的人,幾乎所有人都低著頭看手機;車外,有人邊騎車邊看手機,有人邊走路邊看手機,更有甚者,邊開車邊看手機。
有時會突然不能夠理解,究竟怎樣的事情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在不顧安全的情況下處理?
也許,網絡呈現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能夠吸引我們的東西太多太多——電影、音樂、游戲……我們沉浸其中,有時甚至認為自己是在利用它學習,因為你說你是在看電子書啊,你在聽英文歌學英文啊,你在看電視劇學習溝通技巧啊,等等。然而,仔細想一下,在你“學習”的過程中,有多少時間是真正用來學習的?
有一種很普遍的情況是,學習一會兒覺得有些累,想著刷一會兒朋友圈放松放松,然后不知不覺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過去了,等到突然意識到時間過去后又懊悔不已,發誓下回一定好好學習,然而下回又重復相同的橋段,一次又一次。
為什么不暫時遠離網絡?
我們總是要去尋找讓自己變好的途徑,去看各種方法論,尋求各種建議,有許多關于自律的文章都會提到“不要帶手機上床”,當時看到的時候會信誓旦旦地保證,暗暗下決心,就像吸煙的人決心戒煙一樣,然而轉眼便會習慣性地點上煙,等發現時早已吸完,或者決心早已被煙熏沒了。不帶手機上床這件事也是一樣,早上起不來床時想著晚上要早睡,晚上玩手機時就全都拋到九霄云外了。
為什么方法論看了那么多,決心下了那么多回,卻還是沒有任何改變?
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最根本的原因呢?
一方面,缺乏自制力;另一方面,太過自私。沒有自制力,所以放不下手機,抵抗不住誘惑;太過自私,所以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真正陪伴身邊的人,不與他們交流,不給他們擁抱。
“沒有自制力的人沒有未來”,也許你要說,世上那么多沒有自制力的人不都過得好好的嗎,這就取決于你想要怎樣的人生了,生活怎樣都是過,只是意義不同而已,庸碌是一輩子,充實也是一輩子,看你真正想要什么。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殊不知,有時候一次轉身一次分別就意味著一輩子。意外時時都存在,你以為下班回家他還在家等你,你以為休假回家他們還會為你準備好你最愛吃的菜,萬一呢?萬一他們出現意外了呢?你會不會后悔在意外發生前沒有認真地看他們一眼,沒有好好地陪伴他們,沒有好好地陪他們說說話,沒有好好地陪他們去好多好多美麗的地方?
人生苦短,工作中將時間交付于網絡已足夠,在閑暇時,就將時間交給身邊在乎的人吧,認真地一起吃飯,認真地面對面交流,認真地擁抱,認真地對待在一起的每時每刻,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他們還會不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