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喊麥這個詞匯進入人們的生活,并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但隨之而來的是高端人群對喊麥的口誅筆伐,雖然我對喊麥并不感冒,但大學四年也耳融目染,于是我就開始思考喊麥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其實喊麥就是一群社會底層人們的一種發泄方式,他有什么錯呢?為什么人們對喊麥如此恨之入骨,甚至對喊麥的領軍人物天佑恨不得剝皮抽筋。
這時我才發現,大眾是不會去深入思考的,輿論都是需要制造的。
喊麥的形成開始是在語音平臺上一種稱之為五項的東西演變來的,喊麥在這里不需辯解,低俗就是低俗,前段期間的中國有嘻哈出了一位喊麥的女生,人們說嘲笑她,貶低她,可是嘻哈是怎么來的,嘻哈也是黑人之間互相調侃演變來的,難道外國的月亮確實圓?
有人說喊麥整天敗帝王斗蒼天是傳播負能量教壞小孩子,那西游記里孫悟空大鬧天宮是教孩子打砸搶?
有人說喊麥就是快板去了板,可是它加了bgm呀,再說就算他就是快板去了板,既然有人喜歡,它就沒錯。
上升一個高度,中國文化是需要包容的,喊麥誕生沒有幾年,它低俗是因為它還年輕,它還需要成長,還要有人繼續喊下去,去打磨它喊麥,草根文化,也是文化。
貼近生活的想一想,設身處地,你現在是北京一個酒店的服務員,你累了一天,回到你住的地下室,你很壓抑,你很孤獨,你打開電腦一個東北小伙在和觀眾互動,需要很幽默,你感覺他是你的朋友,可以和他說說話,一會他來了一首激情澎湃的敗帝王斗蒼天,你跟著放松了心情。這難道有什么錯?難道你非要累了一天還去用你一天的工資買一張票去看你看不懂的話劇?
社會需要喊麥,那就讓他成長,你不喜歡喊麥,你可以不去理它,你覺得喊麥低俗,你可以去改變它,你站出來告訴他們,喊麥要這樣喊,這樣喊更高雅,人們更喜歡。或許幾十年幾百年以后,喊麥的mc也會是藝術家,大家記得相聲的祖師爺是窮不怕,快板的祖師爺是要飯的,他們也能被接受,難道喊麥不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