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少數民族,大都是下午結婚,婚禮一操辦就是好幾天。親朋好友一大家子,吃吃喝喝、唱唱跳跳,慶祝新人的喜結連理和這一年的平平安安。這樣的歌舞升平,只有南疆可以見得到。
論跳舞,我真的是服氣的,新疆人真能跳啊,上到80歲的長者,下到3歲的娃娃,音樂一起,他們的一肢一節便都像是浸在了音樂里一樣,一跳一整天。如果你想知道他們一整個家族的人都會跳舞是個什么樣子的,一定要到喀什的老鄉家里看一看。
新疆的少數民族愛唱歌跳舞,路邊上只要有音樂,一群人隨隨便便就能跳一曲。這個景象在烏魯木齊的路邊上可看不到。
我們在春晚上看的新疆舞,我感覺隨便一個新疆人都能跳成那樣。喀什一個路邊的廣場舞和社區活動都有一種看大舞臺的感覺。
圖為百年老茶館里彈唱的老人,我真的開眼了,下次我將放他們彈琴的視頻,敬請關注。
喀什的牛和羊,啥都吃,我算是見識了。水果核、瓜皮、碎肉、糖果……還有米飯也吃。。。第一次聽說羊會吃米飯的。。
在喀什,學會了維族女人的坐姿:腿要收起,腳要藏起。去老鄉家做客,就這坐法,把我累個半死。。。
但維族男人卻不似表面上那么大條,我旁邊大哥一直問我:累不累呀?累不累呀?累不累呀?累了就學我(的樣子偷會兒懶)呀。
前兩天忽然聽到一種說法:新疆女人戴的頭巾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新疆風大,把頭發包起來就不用天天洗頭了。
維族的女人,有很多都很辛苦,帶孩子,上班,起早貪黑,在沒有男丁的家庭,她們還要干著男人的活計。但她們很樂觀,在音樂想起的時候,她們會扔掉一切,盡情忘我地翩翩起舞。
在喀什的縣城,不是每一家都吃得起肉。這里的很多鄉民還是很貧困的。如果在喀什想去體驗一下真實的新疆生活,可以住到偏僻的老鄉家里去。他們很樂意接待外面的朋友,記得不要給錢,但可以給他們帶點肉。
在老鄉家,可能早晚只吃得上一碗面片湯,里面飄著若隱若現的肉星星。他們的三餐也并非我們那樣規律而講究,有時甚至一碗奶茶湊合了事。回到城市后,你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我到處旅行,就是為了體驗各地不同的平民生活,做不一樣的游記和攻略。歡迎關注,跟著我看更有意思的世界。
今天是我來到喀什的第二十二天,新疆的旅行依然在進行中,欲知后面的游記,敬請關注。下期內容:我在新疆發現了新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