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的鄰居翔仔到我家泡茶。
翔仔:“意哥。我剛從學校畢業,之前也沒有真正實習過,現在要去上班了,心里多少還是沒有底。想了解一下,職場和學校有什么不同呢?”
我:“嗯,你現在會想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是挺積極上進的嘛。我以前也想過,只是工作后才總結了一些答案。”
翔仔:“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嗎?”
我:“當然可以。你要什么口味的?小雞燉蘑菇?還是老壇酸菜?”
翔仔笑了:“那就老壇酸菜味的吧,我比較重口味。”
我說:“嗯,好的。我就只講幾點,供你參考。”
區別一:你給學校錢,而公司給你錢
誰出錢?這個是關鍵。出錢的是客戶,出錢的是老大!
在學校,你是客戶。
只要你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犯法,你完全可以任性,有課你不去上,有作業你不做,上課睡覺,考試掛科,老師也拿你沒有辦法,你對自己負責就好了。
而在公司,老板是你的客戶。
就不能由著性子來了,你得按照公司的制度做事。在學校上課你可以趴著睡覺;在公司,你打瞌睡試看看。
可能有一些工作任務你不樂意做,但是上面強壓下來的時候,你也要硬著頭皮去做,除非你跟公司對著干,最后不想干了。
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
拿人錢財,為人辦事,不僅要把事情辦了,還得辦好。
公司給你錢,就是讓你提供服務,解決問題的。所以,多做事,還要少抱怨。
如果你有軟件實施的經驗,如果我說,其實你就是乙方,公司是甲方,你一聽,就懂了。
所以,從學校到職場,心態要轉變過來。記住,公司給你錢。
區別二:學校的目的是育人,而公司的目的是賺錢。
學校的目的是育人,這個就不多說了。
公司的目的是賺錢,這話貌似簡單易懂,常常掛在嘴邊,其實大多時候,都被作為員工的我們所忽視了。
平時我們的想法經常會偏理想化,很多時候無法理解公司的決策和要求,我們經常會說:其實本來可以這樣做的,但是想不通公司為什么會那樣決定?糟糕透了!
一個自己創業的朋友說,那是因為員工往往只是單純地從做事層面思考,而沒有考慮到公司要盈利,盈利!
如果要求你考慮到公司的生存和盈利問題,你的想法可能也會跟著變了。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要賺錢,要生存,要發展。有了這個意識,你看待問題會更全面,更成熟。
區別三:在學校是看你的學習成績,而在公司是看你創造的價值。
你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好壞,對公司來說不是關鍵,關鍵的是,你能為企業帶來什么價值。
所以,不管你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如何,進入職場后,就是進入了一個新的起點。
以前我帶的一個團隊里,同時出現研究生、一本、二本和大專的應屆生,我都會跟他們說:
把書讀好和把工作做好,不一定能劃上等號。請忘記自己之前取得的成績和榮譽,從現在開始,看大家在工作中能體現多大的價值吧。
多年的經驗,我也發現了,一些人在學校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在工作中表現十分突出,比學習成績好的還優秀。
不過,不知道你會不會碰到這樣的現象,如果有,也不要不服氣,畢竟這里談的“價值”可能會超出我們平時的認知。
說白一點,有的人可能在公司不用干活,但是收入不低。
我以前聽別人說過,他們單位有一些關系戶,上班想來就來,到了自己的座位要么玩游戲,要么看電影,想啥時走就啥時走,待遇還不錯。為什么?有他們在,公司可以獲得一些訂單的機會。公司是不可能白養他們的,因為他們是能間接創造“價值”的。
我還聽別人講,他們公司有一些老員工,只掛虛職,不用做事,還拿著高薪。為什么?因為他們和公司一起發展起來,是這個行業的專家,雖然跟不上年輕人的腳步了,但是不能讓他們流動到競爭對手的公司里。所以,他們留在公司里,就是一種價值的體現。
好像講多了,我也是聽說的,沒有碰過。講這個,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要告訴你,我們心里要清楚,自己能為公司創造什么價值?即使自己創業,也要清楚,有什么能力,為客戶解決什么問題?時刻提醒自己充電增值。
你可以試著問自己,“如果這個公司是我的,我愿意雇傭現在的自己嗎”。
你去購物,花錢了,是不是希望物有所值,最好是物超所值。公司也是一樣的。很現實的。
區別四:在學校是主要單兵作戰,而在公司主要是團隊作戰。
在學校,自己努力學習就可以了,在公司是團隊協作,考慮的是整體最優,1+1>2。
我剛開始帶項目的時候,既做開發又做管理工作,白天經常要指導新員工,把控整體進度,晚上才埋頭開發自己手上的系統功能。
過程中我的體會很深,即使我個人手上的工作做得再好,整個團隊沒有跟上,最后的結果也是白搭。
所以我不只是思考自己手上的工作,還要思考團隊如何配合,才能發揮最佳的效果。
兩個老員工帶著8個應屆生完成上百萬的項目,絕對是一次漂亮的團隊作戰。
不管有沒有帶項目,都需要有團隊的意識。你到公司會發現,現在的分工越來越細了,很多工作往往無法一個人當槍匹馬就搞定,需要很多同心協力。
同時,也要懂得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樣,別人才有辦法承擔你的工作,不然那類事情就會一直綁住你,會搞得你痛苦不堪,停滯不前。
在工作中,我們要的不是明星球員,而是可以奪冠的團隊。
區別五:在學校有老師教,而在公司要靠自己主動學習。
在學校,老師排好了課程表,有講師和教授按時按點給我們授課,我們坐在那里聽課,課后做作業,老師再給我們指導,一切是那么舒服。
但是,這種的想法不要帶到職場中。
初入職場,你有工作任務要完成,但是你發現自己有太多的不懂。而大家都很忙,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堆事情要處理,高手更忙。可能沒有人會主動來幫你,你可能會有點失落。
怎么辦?
主動找人,主動要資料,然后抓緊一切機會,拼命學習。
我剛畢業從事軟件行業那會兒,對業務系統不熟悉,對 VB.net 的編程語言也很陌生,工作任務又壓在那里,非常痛苦。
怎么辦?等救世主?救世主需要先去救別處的火。
不能坐以待斃,只能靠自己。
對于業務系統,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每日一跑”,一次跑至少一個小時;對于編程語言,每天晚上閱讀別人寫的代碼,進行模仿和比較。每天列出一些問題,主動找人請教,他們是很忙,那就見縫插針,總能找到有空閑的時候,比如吃飯、坐車、甚至去他家做客。
當然,現在我們的工作氛圍,不至于出現類似野外求生,無處求救的窘境。但是即便我們會安排講師,有專門的導師,也有培養新人的方案和精神。
但是,大家主要還是要靠自己。
首先,如果依賴外界環境,你運氣不一定那么好,而且環境也在變化。
其次,如果只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學習,那么你一定會有天花板,永遠都沒有辦法做到突出。
你有沒有想過,新手問老手,老手問高手,高手問誰?高手無路可走,只能展翅飛翔。
職場新人一定要有主動求知的精神,不然若干年后,你可能會發現你的經驗根本配不上你的工齡,浪費了光陰。
告個段落
我:“不好意思,一講就講多了,有點念叨念叨的。對了,補充一點,國企和事業單位我沒有呆過,所以情況可能差異會比較大。”
翔仔:“意哥,非常感謝。對我挺有用的。我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太放縱自己了,現在步入職場,我想對自己狠一點,我要做職場中的狼,而不是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