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黎明破曉時(前)》是一部我昨天剛看完的電影,一開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聽說它是一個三部曲系列以后更有了把它們都看完的打算。
故事的情節就不概述了,這部電影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大量的人物對白和短暫的時間節點,男女主角共同擁有的時間,僅是一個下午加晚上而已。第二天天亮,他們就得告別這短暫的如夢時光回歸各自的生活軌道。我想,也許這就是他們的對話幾乎沒有停歇的原因。
兩人初相識,大有“相見恨晚”的意味,對對方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和傾訴欲望,他們談了很多,過去的情感經歷、目前的生活狀態、即將要去的地方、對人生的感悟……還讓人眼前一亮地把對方當成各自的朋友“打電話”,他們用這樣的方式間接地表達了對對方的好感,在之后卻說這是一個夢想世界,于是我開始揣測他們剛才說的話是否真心。最終我認為他們是達成了共同的認知,“打電話”過程中說的話是真的,說是夢想世界也是真的,畢竟,他們也許只能擁有一次這樣美好的夜晚,這初相識有說不完的話以及不舍明天到來的純凈夜晚。
影片中有很多臺詞和我個人的想法很相似。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看到喜歡的畫面或者臺詞,我有把它們截圖下來的習慣。這是我截圖最多的一部電影,之后我發了一個有9張照片并且有7張都是拼圖合成的朋友圈,滿滿都是這部電影中讓我產生共鳴的臺詞。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收獲頗豐。
以上是最讓我覺得戳心窩的兩句話。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旅途中、在一次意外的合作或者是偶然的聚會中,遇到了認為很合得來的朋友,由于時間短暫,能對話的內容不多,離別時各自留下了聯系方式,認為在以后的日子里還有機會深入了解。可事實告訴我們,大部分情況下,彼此交心的機會可能就只存在于那一次的偶然相遇。
我相信,那一天推心置腹的交談是真的,那天之后無法再繼續那樣的共鳴也是真的。很多時候,我們在特定的場景下才能產生心靈間的感應,離開了時間空間的聯系,大多數人都會像女主人公說的那樣“最終就寫了一封信,打了兩次電話”。
因此,我很欣賞他們面對離別的做法。沒有告訴對方彼此的具體地址和聯系方式,都把那個晚上當成唯一共度的夜晚來過。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看到他們面對漸漸到來的黎明時的真情流露,以及臨行前的深情相約。到了最后的時刻,兩個人都無法隱藏渴望繼續了解對方和再一次見到對方的情感,在車門前一次次相吻,甚至可以說是手忙腳亂地匆匆立下了“半年之約”
個人的直覺和看到的相關信息告訴我,他們下一次的見面似乎“物是人非”,雖然難免有點小小的失落,但這樣的情節發展也與我的想法相契合。就像男主人公說的那樣吧——“假設你一直跟我在一起,你會開始討厭我的很多怪癖。”其實這怎么會是個例呢,太遠生疏,太近生隙。人世間的太多感情,不是敗于難成眷屬的無奈,就是敗于終成眷屬的厭倦。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名字就暗示了結局——愛在黎明破曉時,他們對彼此那樣真摯狂熱不舍的愛戀,就停留在了象征分別的黎明到來的,那一刻。雖然短暫如曇花一瞬,但人生中能擁有這樣一次純粹不含任何雜質的愛戀,個人認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