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自有年畫掛歷始,我就最喜那姿態萬千的小貓年畫,尤喜小貓咪滴溜圓閃閃發光的眼睛,宛若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但在生活中,我從來沒有擼過小貓的毛,也未曾抱過小貓,只因從小到大我都不敢觸摸小動物,隱隱地有一些心理小障礙,只敢遠觀而不敢近玩。看到很多人愛貓愛狗勝過愛自己,我以為此生都不會養貓貓狗狗了。
今年5月3日晚近9點,與先生在小區旁邊的頤河公園散步,此時的公園非常安靜,草叢中傳來微弱的小貓叫聲。我原以為是野貓,一會就能走開。誰知散步一圈過去,那微弱的聲音還在。先生扒開草叢,捧出一只看起來出生不久的小貓咪,眼睛瞇縫著,根本就站不穩,趴在草上奄奄一息的樣子。先生很有惻隱之心,讓我去超市買些牛奶,他則在原地照看。很快,我將牛奶倒在小杯子里,先生細心地將奶滴入喵咪的嘴里。稍稍喂了一點,小貓就不肯張嘴了。后來才知道,剛出生的小貓應該喂羊奶比較好。當晚,我倆將小貓帶回家,先生每隔兩小時起來喂它一次,看看它是否還活著。是夜,外面下起了雨。我暗暗慶幸,多虧把小貓帶回了家,否則,被雨澆灌的小貓應該難逃一劫吧。我們商量著,第二天就把貓咪送到對面的寵物店去。第二天一早,先生將小貓送去寵物店檢查并就診,小貓的體溫偏低,要放在專門的保溫箱里保暖,還要掛水。一連幾天都是如此。
我沒有照料寵物的愛好,也沒有養貓的興趣,自然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關心它。于是,在小貓咪基本恢復正常時,女兒把貓咪抱回了單位,貓屋、貓盆、貓食、貓砂、貓的小玩物等,一應俱全都配齊了,并給它起了一個大俗的名字“豆包”。“豆包”便成為了女兒公司的一員。
于是,每過十天半個月,女兒及小伙伴就會拍幾張照片、發一兩個小視頻給我和先生,豆包以肉眼可視的速度長大。從睜不開眼、站不穩足;到開始肉嘟嘟了、會與小絨球捉迷藏了;慢慢地,能奔跑了、會躺在主人腿上撒嬌了……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有一次,我與先生專門去看望豆包,剛進門,小不點兒嗖地一下竄到我身邊,在我的腳邊蹭來蹭去,把我的心蹭得癢癢的。我還是不敢去抱它,只是蹲下身子看著它,覺得很神奇,這小不點兒居然長這么大了,雙眼炯炯有神,軟萌萌地看著我,甚是熟稔。我想,是不是它也記著那個雨夜我和先生身上的味道?一個極其弱小的生命,曾經受到的來自陌生人的關愛與呵護。
慢慢地,豆包亦成為了我們與女兒交流的熱門話題,“今天給豆包打疫苗了。”“豆包超級愛清潔、講衛生,每天都會舔自己,把自己舔得干干凈凈的。”“豆包很節儉,即使掉在地上的食物也會吃完。”“豆包脾氣很好,對人很信任,單位有客人來,它總會逗著客人玩。”“豆包喜歡看著我們上班,還喜歡躺在工位上,好像它自己也在上班一樣,一躺就是一個下午”……
前天下午,女兒發來一張特別可愛的照片,“豆包”與一套書《追憶似水年華》在一起,那神情,若有所思,宛如一位思想者。一只貓,一套書,就著冬日午后的暖陽,相映成輝,熠熠發光。
遂想起陸放翁聘貓、愛貓的詩詞“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我家的“豆包”和放翁先生的“小於菟”,應該是曾經的貓友吧?
2021年12月23日夜于海瀾名花苑